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7年第二期  > 正文

警惕台湾学术界炮制“台湾理论”

日期:2017-04-23 10:28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杨仁飞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12年,由台湾大学为主发起“形构台湾:知识生产及其脉络”重大科研计划与“台湾理论工作坊”,究其实质,可以说是为“台独”提供更多理论与方法支撑的基础性学术工程。过去几年,这一工作坊的发展情况、目的如何,值得引起祖国大陆学界与决策层面关注。

  一、研究团队

  2012年,台湾大学文学院台湾研究中心成立“知识/台湾研究学群”。2013年,中心将“学群”制定的“形构台湾:知识生产及其脉络”列为“台湾大学文学院迈向顶尖大学”重大计划。计划召集人为台湾文学研究所暨中心主任梅家玲。召集的学者不仅限于文学研究理论,还包括了社会史、妇女史、台日关系史等各个研究领域的学者,其中有中兴大学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研究所邱贵芬、王梅霞,台湾大学法律系陈昭如、社会学系陈东升,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暨研究所廖咸浩、刘亮雅、萧君立。同时,台湾大学其他学者李鸿琼、萧立君、廖朝阳,“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汤志杰、汪宏伦等人均有参与。

  计划下有8个子计划,分别是廖咸浩承担的“游牧与后中国动态:重读海洋”、台湾大学历史系吕绍理的“近代台湾的农劳逸结合、农业与农学”、梅家玲的“学院教育与知识生产:从中国文学到台湾文学”、李鸿琼的“台湾理论的体与用”、廖朝阳的“重写理论幽灵”、刘亮雅的“台湾理论与知识生产:以台湾后殖民与酷儿论述为分析对象”、萧立君的“等待本土理论:理论断层中的断层思考”、陈东升的“台湾人文及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知识社会学考察”。这些子课题最后被合并执行为两大课题:一是“连续殖民历史语境下的文化翻译、学科建制与知识生产”,另一个是“在地与世界:跨国脉络下的台湾理论与知识境况”。

  在执行方式上,以台湾大学文学院“台湾研究中心”作为计划沟通整合平台,借由发行电子报、举办演讲、工作坊、读书会、国际学术会议、出版研究专书等方式,彼此激荡,并带领研究生与海内外学界对话。

  学群、计划及工作坊,其实是一套人马几个名称,尽管参与人员并非全部是绿营或支持“台独”的人士,但组织者的核心目的是研究服务“台独”目标的“台湾理论”。因此这个知识/台湾研究学群或台湾理论工作坊,本质上是这一“台湾理论”的制造所。

  二、“台湾理论工作坊”进展情况

  自2012年起,“台湾理论工作坊”举办了四届。2012年9月22日举办第一届“知识/台湾学群工作坊”。2013年9月21日举办“‘形构台湾:知识生产及其脉络’文学院迈顶计划团队暨‘知识/台湾学群’学术研讨会”。前两届,虽然工作坊的名称没有出现“台湾理论”,但探讨的是跟“台湾理论”有关的问题。2014年工作坊停办。2015年起,随着民进党上台执政的希望明朗化,台湾大学文学院台湾研究中心将以前的会议名称改为“台湾理论关键词工作坊”,如2015年11月7日举办“台湾理论关键词2015工作坊”,2016年6月18日继续举办“台湾理论关键词2016工作坊”。其中,2012年9月举行的第一届“知识/台湾学群工作坊”会议,邀请史书美、陈东升、陈瑞麟、廖朝阳、傅大为、萧立君、邱彦彬、廖咸浩、梅家玲、苏硕斌、李育霖、王梅霞、陈张培伦、汤志杰、李鸿琼、邱贵芬共16位学者与会,共同讨论思考台湾研究中“知识”“理论”的多重向度,重构“本土理论”的系谱,发掘“理论”与“台湾”之间的可能关系,还抛出了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例如“台湾”是“台湾理论”的充分条件或是必要条件?动态的“学术认同”是否是摆脱“西方学术殖民”的策略?

  在2013年的研讨会上,史书美回顾台湾知识境况所给予“台湾理论”的资源,理解“台湾理论”的内容与特色,认为台湾的“小”不代表台湾没有理论或失去它的广泛性,台湾的特殊位置反而能够从理论霸权中脱离。李鸿琼、陈瑞麟、廖朝阳、萧立君等从不同角度切入台湾与理论的特殊关系,其中陈瑞麟宣称“台湾理论”这个目标可以实现,也要探讨实现它们的方法和策略。

  在2015年“台湾理论工作坊”会议上,有学者提出了内建断层(De/fault)、腐、正义(Justice)、占领(Occupy)、分断(Division)等与现实政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概念,聚焦讨论各关键词在当代台湾情境中的运用与深化。

  2016年6月,工作坊继续围绕“台湾理论”的可行性进行研讨,并追求催生新的理论,探讨的主题乃是以“跳脱常规用法的新词”及“重新诠释其历史语境的既有词”两个方面,建立新的学术关键词,从中探究台湾历史、地理与文化的独特性及复杂性。第一份综合性成果出炉:《知识台湾:台湾理论的可能性》(论文集,台湾麦田出版社出版)。论文集先从理论建构的观点出发,讨论台湾理论建构及发展的可能性。包括陈瑞麟“可以有台湾理论吗?如何可能?”、史书美“理论台湾初论”、汤志杰“现代性的实验室:从多元现代性的观点诠释台湾在世界史中的意义的尝试”三篇文章,从台湾观点说明“理论”如何结合在地的历史、经验条件,实现为具体的知识生产。

  从过去5年“台湾理论工作坊”推进的情况来看,台湾学术界图谋的“台湾理论”制造仍处于推进阶段,但日益与台湾热门政治、社会运动连结在一起,有服务政治、深化理论之作用。

  三、“台湾理论”研究目的是重构所谓台湾“本土理论”

  对于台湾学界推动的“台湾理论”工程,如果我们从纯学术角度去理解台湾大学组织者的用心,可能会对他们“台湾理论”构建背后潜在的思想与动机产生模糊的认识。

  其实,这一理论工程有几方面目的:

  一个目的是探索与确立“台湾理论”就是旨在解决重大的“台独意识形态”现实困境。民进党在经历了陈水扁贪污下台之后,一直面临台湾选民要求民进党回应两岸和平维持现状路线选择,面临激进“台独”党纲与赤裸裸的“台独理论”难以让民进党重新夺回执政权的现实困境,即旧的“台独”理论与论述已与时代脱节,如何用新的名词、概念重新包装“台独”,如何让民进党一直主张的“主体性”“主体意识”等找到历史依据,均是支持民进党的学者努力的方向。可以说,“台独”在台湾面临的新困境,迫使一批热衷建构本土理论、台湾理论的学者思考用华丽的名词来掩饰“台独”的主张。

  另一个目的是从活生生的台湾现实中建构新的“台湾方法”与“台湾理论”,为“台独”理论与政权理论提供合法性、科学性支撑。2013年,组织者就设想了国民党下台民进党上台后知识界的任务:“知识、学科在政权移换之后,如何转型、嫁接以配合新政权之意识型态及权力行使?常民知识分子又如何面对、适应经验与记忆之重组、错位?”

  可见台湾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正在制造的“台湾理论”就是服务民进党新政,尤其是为民进党统治提供意识形态服务的政治工具。

  因而这场“台湾理论”构造过程,背后暗藏着台湾“独”派知识界对谋求“台湾是一个独立国家、独立文化”理论重建的强烈企图心。正如其中一位学者汤志杰在“对台湾有无理论与建立本土理论”的想法发言中提到的:“一定意义上说,理念具有主体性,正表示它成功地回应台湾当下的现实以及传统历史性的问题。身为台湾出身的社会学家,在关心建立台湾社会理论的主体性之余,我以为追求台湾社会理论为其他理论所无或难以取代其特色,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课题。”

  第三个目的就是为“去中国化”作思想准备。在第一次工作坊上,主办者给所有参与者提供了具体理论思考的方向:“如果将台湾置于世界经济史与世界思想史里,理论地景会是何种面貌?如果将台湾视为汉人的定居者殖民地,我们要如何了解原住民的知识?台湾所经历的一连串殖民历史经验(荷兰、西班牙、满清、日本)会需要生产出什么样的新的后殖民理论?台湾特殊的岛屿地理条件会不会像加勒比海一样,创构出岛屿导向的理论?”在2013年呈报的课题计划中,“连续殖民”概念贯穿其中,“台湾经由多个政权、程度不一的‘连续殖民’过程,是理解台湾经验的关键,亦是台湾与其他国家或区域之所以不同的主要原因”。要“透过‘连续殖民研究’视角,由战前连贯至当代,在历史语境的爬网中,重新探讨台湾脉络下,知识、学科、经验、理论的施受关系与建构过程,以及常民与官方(菁英)、在地(原生)与世界(域外)、个人与国家的多重关系”。

  “连续殖民”“历史语境”均是这些知识分子重新诠释台湾历史的重要名词,希望台湾的历史按这些学者的意志与“台独思想”进行新解。

  上述思考与规划本身就包含与中国历史割裂的企图,如将台湾不放在中国历史中进行考察,反而诉诸世界历史;将中国历朝对台湾的统治视作殖民统治,台湾是“汉人的殖民地”的说法就是一种“去中国化”逻辑,也是典型的“台独史观”。梅家玲在其子课题中提到,在文学的教育、书写与研究方面,“台湾文学”如何在“中国文学”的覆盖、笼括之下,逐渐浮出历史地表,成为独立学科,并且融入台湾知识生产的脉络之中,成为形构台湾的重要质素。

  总之,台湾学界推动的“台湾理论”是“独”派因应台湾政治、社会变化而进行的重大“台独”理论构造过程,是“台独”运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民进党全面执政前后台湾知识界开展的“台独”重大理论工程,必须对这种上层建筑的“台独”理论构建给予高度警惕与重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