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7年第二期  > 正文

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

日期:2017-04-23 10:41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李振广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16年底和2017年初,两岸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可能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一是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与美国侯任总统特朗普打破中美关系30多年来惯例的通话;二是非洲小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与台湾当局断交;三是2017年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通话中明确保证将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这三件事情打破了2016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的沉静状态,不仅有可能带来台湾在中美关系地位与作用的重大变化,同时预示着两岸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更趋复杂化的阶段。在这样一个重大历史节点,信心、耐心与战略定力是我们赢得对台工作胜利的关键。

  2016年两岸关系整体上倒退

  但局部有进步

  从某种程度上说,台湾当局从马英九时代承认“九二共识”,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原则,到今天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不明确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一落差的确是两岸关系的一种倒退。正因蔡英文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两会”协商谈判中断、国台办与台湾大陆事务主管部门沟通机制也已中断。不仅如此,受两岸关系影响,祖国大陆游客赴台数量在下降,两岸民众对两岸关系前景普遍不看好。总体上看,2016年5月20日以来的两岸关系,与之前8年轰轰烈烈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相比,的确是一次明显的整体性倒退。目前的两岸关系没有共同的政治基础,没有政治互信,两岸官方交流中断,两岸民间对抗性情绪上升。这一切都可以说是两岸关系整体倒退的标志。也就是说,如果以过去8年两岸关系发展作为参照标准的话,两岸关系的整体性倒退是客观存在的,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或者说换一个参照值的话,可以客观地说,我们的对台工作应该说在实质上取得了巨大进展,那就是在祖国大陆的巨大压力和涉台部门推动下,蔡英文在“5·20”演讲中已经表态,愿意在“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基础上处理两岸事务”。客观地说,这意味着,蔡英文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对两岸关系的政治立场不得不从原来公开坚持的“两国论”和“一边一国”论,回到岛内法律认定的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基础之上。

  蔡英文之所以有这样的表态,一方面是祖国大陆给了她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民进党上台后避免两岸关系地动山摇的重要思考。这是我们对台工作一大成就,也是“两岸关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一政治警示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虽然,这一成果的取得与广大民众的期待还有一定距离,但是要知道,能够迫使民进党走出这一步是相当不容易的。毕竟蔡英文和民进党顽固坚持“台独”追求,在祖国大陆压力之下,不得不用遵守岛内法律的形式把自己拴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政治基础之上。所以说,客观上这就是祖国大陆对台工作取得的巨大进展。

  毫无疑问,2016年两岸关系的整体倒退和局部进步都是客观存在的。

  两岸关系还处在僵持之中

  “5·20”之后,两岸关系并没有因蔡英文向前迈出这一步而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祖国大陆民众一向对民进党持怀疑态度,也对其不公开、明确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有着强烈的不满。加上民进党明确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只能暂时处于一种僵持阶段。

  2016年10月10日,蔡英文在讲话中提出了四不:承诺不变、善意不变、不在压力下屈服、不会走对抗的老路。蔡英文就职以来在两岸关系方面提出了几个“不”和几个“要”,即对于大陆不冲撞、不激怒、不挑衅,不做麻烦制造者,不耍小心眼、小手段,也不让步,不主动向大陆求好,同时也不怕大陆打压。几个要就是,要两岸关系稳定,要维持现状,要建立具一致性、可持续、可预测的两岸关系,要大陆给善意。

  由于民进党当局未能如愿参加2016年国际民航组织大会,使台湾当局明确感受到了不接受“九二共识”对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带来的重大影响。但蔡英文在9月28日给民进党党员的信中明确提出,要“力抗中国的压力”,让很多人猜测蔡英文未来的大陆政策将走向对抗。

  从5月20日到11月底,两岸关系总体上处于僵持阶段,而12月2日,蔡英文与特朗普的通话正是打破了两岸僵持的局面,导致两岸关系从僵持转化为对峙言行的升级。

  两岸关系的机会之窗

  客观地说,蔡英文“5·20”讲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到以岛内法律为基础的一个中国原则上来,这是两岸关系的一次重要机会之窗。祖国大陆一直期待蔡英文继续把答卷答完,说明这一机会之窗一直还保留着。特别是前一段时间,有祖国大陆学者提出民进党和祖国大陆应该进行传话性、可控制的对话,以便达成新的共识,当然,这一新共识必须要明确体现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这一核心意涵。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也表示,两岸无论谈什么共识,都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民进党和祖国大陆要把“5·20”以来正在流失的机会之窗抓住,需要尽快把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一核心意涵正式确定下来。相对于“九二共识”,新共识需要在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一问题上作出更明确、更肯定的回答。只有如此,新共识才能得到祖国大陆民众的认同和支持,两岸关系才能避免滑向对峙、对抗的螺旋上升。

  目前看,达成这种新共识的可能性非常小。

  一方面,在台湾经济社会困境形成巨大的倒逼压力之前,蔡英文绝对不会在两岸关系的政治表态上向祖国大陆做任何让步,不会公开承认“九二共识”。这是由蔡英文性格决定的,同时也是由于两岸关系和台湾岛内现实没有使蔡英文感到足够的压力。

  另一方面,祖国大陆民众从朴素的政治感情出发,对民进党不放弃“台独”也不承认“九二共识”,有着强烈的不满情绪。台湾当局任何一个推动“文化台独”的举措或冲撞两岸关系现状的动作,都有可能成为点燃祖国大陆民众对民进党怒火的导火索,引发两岸民众对抗情绪的螺旋式上升。这也是为什么祖国大陆民众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洪秀柱的会谈中,明确给“台独”分子划出不可逾越的红线感到宽慰,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讲话中明确提出,“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感到振奋的原因。

  在这种舆论环境下,祖国大陆民众会对民进党一举一动保持高度戒备和怀疑的态度,并会以最严格的政治标准来检验民进党抛出的两岸关系新主张,若没有明确包含一个中国原则,恐怕很难得到祖国大陆民众的认同和支持。

  台湾打美国牌将得不偿失

  2016年12月初的特朗普与蔡英文通话,正像一颗投入静水中的石子,打破了半年来两岸关系的僵持局面,但不是导致两岸关系缓和,而是引发两岸关系的紧张。可以肯定的,民进党当局公然打美国牌,最终将是得不偿失。为了发展和维系与美国的关系,民进党当局在美国公关需要花钱,购买美国军火需要花钱,寻求美国保护还需要花钱,提升美台关系更需要花钱。未来,台湾恐怕还需要在美国的压力下继续向“美猪”“美牛”敞开大门,不得不让美国予取予求。从台湾在日本压力下不得不开放日本福岛地区食品进口就会知道,寻求美国日本的保护,台湾付出沉重经济社会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蔡英文来说,与特朗普的那次通话将是一次令蔡英文将来后悔不已的、得不偿失的通话。

  对两岸关系前景应充满信心

  面对当前的两岸关系及其周边环境的巨大变化,无论是对台工作还是对台研究最重要的是保持定力和信心。

  张志军在2016年12月23日国共两党对话交流活动致辞中的两句话值得重温和学习。

  第一句话是,“2008年以来,国共两党同两岸同胞一道,共同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台海保持和平稳定,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蓬勃发展,两岸民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国共两党携手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点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第二句话是,“尽管两岸关系发展遭遇波折,面临一些新的风险和困难,但希望仍在,未来可期。国共两党要顺应历史潮流和民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排除干扰,勇敢前行,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携手努力”。

  从张志军这两句话中,我们看到了中央对台工作的自信、耐心与战略定力。也就是我们既要看到暂时的困难,但更要对我们的政策和战略有信心,对台湾问题有耐心。

  在当前两岸力量对比悬殊情况下,我们的实力是制止“台独”、推进统一的重要保障。无论是台湾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均远远无法与祖国大陆相比,“台独”没有任何可能。显而易见,时间在祖国大陆一边。在这种情况下,祖国大陆没有理由失去对台湾问题的耐心和信心。祖国大陆应该不急不躁,沉着应对,不被暂时的挑衅和情绪所左右。在台湾问题上没有理由失去定力和信心。

  在两岸关系问题上,保持信心、耐心和战略定力是赢得这场较量的关键,有助于推进对台工作,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有利的台海环境。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