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7年第三期  > 正文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国对台经济援助评析

日期:2017-06-23 15:37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郝天豪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在国际关系理论及实践中,对外援助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是一种典型的国际政治经济现象。一方面,它与投资和贸易一起形成国际经济关系的三大领域;另一方面,它作为经济外交的载体而与政治外交和军事外交共同构成国际政治关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台湾进行经济援助,促使台湾经济恢复和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经济发展方向,台湾则由美援依赖逐渐走向对美依赖,留下深刻的经验教训。
  一、背景与过程
  台湾岛面积小,山脉相连,可耕地面积不及三分之一。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有所建设,但多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光复初期,受到祖国大陆内战及经济混乱的影响,生产萎缩、物资匮乏。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约200万人口的突然涌入,使原本已经十分紧张的物资供应更是到达无法负荷的程度。国民党政权财政收入锐减,出现巨额财政赤字,外汇储备也日渐枯竭,无力进口必需的生活、生产资料。物资奇缺,物价飞涨,货币急剧贬值,通货膨胀率一度达到惊人的4位数。在这种情况下,台湾极力维持与美国的关系,因为惟有如此方能自存。
  而对于是否继续援助国民党政权,此时的美国内部意见不一。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台政策正式声明:“美国目前无意在‘福摩萨’获取特别权利和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无意使用武力干预现在局势。”“同样,美国政府将不向‘福摩萨’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建议。在美国政府看来,‘福摩萨’的资源足以使他们得到他们认为保卫该岛所必需的物资。美国政府建议依据现有的法律授权继续实施经济合作署的经济援助计划。”然而,仅仅1个多月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杜鲁门又授权第七舰队在西太平洋区域活动,勿使“台湾落入不友好者之手”。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为美国改变对台政策提供了契机。杜鲁门命令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以阻止海峡两岸相互之间的一切军事行动,即所谓将台湾海峡“中立化”,并公开声明“‘福摩萨’未来地位的确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随着战争的升级,美国与台湾当局的关系日益密切,对台湾的经济援助尤其是军事项目援助逐渐增长。
  朝鲜战争临近结束,美国出现政局变动。1953年1月20日,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任命以反共著称的杜勒斯为国务卿,调整美国对外政策。2月2日,艾森豪威尔发表国会国情咨文,宣布解除台湾海峡“中立化”,这一政策被称为“放蒋出笼”。11月6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推出对台长期政策,继续向台湾提供援助。1954年年底,美国与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进入所谓“蜜月时期”,美国不断增加对台援助。1961年,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至1963年遇刺,约翰逊继任总统,对台援助一如既往。1965年6月30日,美国宣布结束对台经济援助。
  事实上,台湾是美国援外政策和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后,经济手段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解决先前使用军事手段才能解决的问题。美国总统肯尼迪曾指出:“对外援助是美国用以保持其有影响的地位和在世界各地进行控制,并用以支撑那些注定会垮台或倒向共产主义集团的许许多多国家的一种方法。”美国在欧洲有整体性的马歇尔计划,在亚洲则对若干国家和地区分别进行援助。对于台湾,美国从全球战略出发,企图将其打造成为“遏制共产主义势力扩张”的前哨阵地。
  二、目标与内容
  (一)援助目标。
  美国经援台湾有案可稽,1948年援华法及《中美关于经济援助之协定》是其源头。但由于中国内战形势的迅速发展,原定经援项目许多未及实行,剩余款项后来都用于台湾。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共同安全法案”,成立共同安全署。对台经援的目标为控制通货膨胀,促使台湾经济安定;支援美国的军事努力;通过周密计划使台湾经济得到发展,最终减少或停止援助。1961年8月,通过“外援法案”,成立国际开发署,把经援和军援分开,以经援为主体,突出长期连续性,并强调受援一方的经济发展和长期计划。由十余年间多项法案可见,美国对台经援的目标不断发生变化。
  在援助目标的实现上,美国行政部门必须冲破国会这道难关。由于对外援助最终要落实到政府预算之中,而美国宪法又将掌握钱袋子的权力交给了国会,以致行政部门几乎每年都要遭受国会长达10个月的“神经折磨”,苦不堪言。如在1961年“外援法案”出台过程中,多次出现议员联合要求国会或国会各相关委员会接受或拒绝长期与直接借款授权的现象。此外,美国对外援助机构频繁改组,历经经济合作署(1948年)、共同安全署(1951年)、国外业务署(1953年)、国际合作署(1955年)及国际开发署(1961年)的变迁,也多与国会不满有关。
  (二)提供援款。
  美国对台经援持续15年,总金额近15亿美元,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951―1956年,美国根据“共同安全法案”正式向台湾提供经援,基本上属赠与性质,总金额6.09亿美元。自1957年开始,随着台湾经济形势渐趋稳定,美国除继续赠与性援助外,在“共同安全法案修正案”中增设了“开发贷款基金”项目,采用贷款方式帮助台湾进行各项生产建设,经援进入赠与和贷款并行阶段,总金额5.14亿美元。进入1960年代后,与美国援外总格局的变化相适应,贷款性开发援助成为美国对台经援基本形式,开发贷款的条件、利率也逐渐向金融市场看齐,总金额3.22亿美元。
  美国经援台湾经历了从赠与到贷款的过程,主要取决于美国的经济实力和援外思想。二战结束时,美国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量2/3,承担着世界一半以上的制造业生产,所生产的各种产品占世界总量的1/3。由于马歇尔计划的惯性思维,美国认为不发达国家没有能力根据商业条件承担偿还援助的重担,宁愿接受赠与而不愿接受贷款。但当对外经济援助成为一种经常性计划时,国内主张用贷款代替赠与的压力逐渐增强,加之受到苏联贷款做法取得成功的启发,美国经援也逐渐从赠与转为贷款。
  (三)技术援助。
  美援技术援助大部分用于选派台湾技术人员赴美进修研习,小部分用于聘请美籍专家赴台服务。截至1965年,台湾技术援助项下共运送出境人员2706人。其中农业和工矿业并重,合计占总数近一半;教育和公共管理占35%,其他及于台湾社会多个方面。至于赴台美籍专家,目前虽尚无法获知具体人数,但估计不会太多,因为1968年时美国在海外和经济援助活动有关的专家只有7758人。
  无论是台湾的留学生,还是美国的技术专家,他们的积极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台湾几乎所有的美援资助专案计划,如电力发展计划、铁路改进计划、港口发展计划、石门水库工程、肥料及塑胶工业之创办,以及荣民辅导计划等,都有美国专家的参与和协助。留美人员回到台湾以后,大多成为各经济建设部门的骨干或政府机关重要领导干部,不但在台湾技术提升、观念进步、涉外事件处理能力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也间接启发了其他人员的工作意愿与态度,对台湾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对台技术援助的延续性与影响力不容忽视。美援终止后,台湾继续派员出国受训,只不过人数有所减少而已。美国国际企业管理顾问服务团与台湾“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签订合作协议书,在台湾成立办事处,每年选派专家赴台服务。截至1984年12月,已选派专家355人次,对一般企业管理改善与技术发展大有裨益。因此,有学者指出,美国专家虽然已不再扮演主导角色,但是美式资金、技术影响台湾工商发展的模式与脉络绵延不断。
  “第三国训练”的实施及其成效,更加说明美国对台技术援助的延续性和影响力。所谓“第三国训练”,通常指的是美援资助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派员赴台接受训练。该项训练于1954年开办,1964年时有近2000人结训。美援结束以后,台湾仍然继续办理。截至1978年,大概有7700人接受训练。这无形中延伸了美援的效果,更把台湾的经验带到这些国家,加以利用,且颇有成就。同时,应开发中国家或联合国之请,台湾也开始派遣技术团前往“第三国”工作,逐渐产生影响。
  三、作用与影响
  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之初,台湾经济恢复与发展困难重重,这时的美国援助不仅可以避免许多错误和少走许多弯路,而且有助于经济快速发展。美国学者雅各比认为,美援不仅使台湾年平均增长率翻一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而且使台湾达到1964年生活水准的时间缩短了30年。有“台湾经济之父”之称的尹仲容十分看重每年约1亿美元的美援,认为“假如没有这笔美援,仅凭我们自己的经济力量,还不能达到目前的水准”。
  具体来说,美国早期经援提供了大量消费品和生产设备,改善了台湾的物资供应,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台湾通货膨胀率从1949年3400%降到1953年9%)。后期经援则奠定了台湾经济发展的基础,不仅使台湾顺利完成了土地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1952―1968年,台湾农业生产以超过5%的年率猛烈增长),而且帮助台湾工厂恢复生产,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完成从传统农业型经济向工业化过渡。
  最重要的是,美国的经济援助决定了台湾的经济发展方向。台湾第一个经济建设计划(1953―1956年),完全是为了确保美国经援的经济建设蓝图而制定的。早期经济建设计划(第一至三个,1953―1964年)是向美国申请经济援助的根据,发挥了申请美援“正当化”的作用。在经济建设计划引导下,1950年代的台湾正式展开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主、面向内销的工业建设,一方面采取扶持不需要高度技术的产业、引进华侨和外国人直接投资、奖励岛内民众投资等措施;另一方面,在化学肥料、电力等部门建设、扩大公营企业。
  但是,美国援外拨款列入国家预算,须经国会通过完成立法程序才能确定方案。美台负责美援运用的机构,在争取援款之前需要事先拟定目标及运用方法。这样,美国在选择援助计划时,就已经影响到台湾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使之产生依赖。具体而言,一是在资本上,美国对台湾基础设施行业的援助,为日后美资在台湾扩张奠定了市场基础。二是在技术上,赴美培训人员回台后多担任技术、行政人员,有利于美国价值、标准和经验传入台湾。三是在市场上,美援农产品的大量进口及促销手法,奠定了台湾进口美国农产品的行销渠道和消费市场。四是在贸易上,台湾每年的巨额贸易赤字几乎全部由美援弥补。台湾在方方面面受制于美国,逐渐沦为美国的一个经济“半边缘区”。
  台湾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就要接受美国的管理与监督,及其附加的政治条件,从而逐渐由对美援的依赖转为对美国的依赖。而且,这种依赖关系并没有因美援的结束而断绝。美国虽然在1965年宣布结束对台经援,可是“农业贸易发展和援助法”剩余农产品援助(1968年停止)和军事援助(1974年停止,此后转向军购)并未随之结束,并设立“经济社会发展基金”,规定在此后5年内每年向台湾提供20亿元新台币援助;同时,外国资本尤其是美国私人资本大量进入台湾,等等,使得台湾的经济和社会不仅没有受到太大冲击,反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结果,以外贸为主外资为辅的新机制取代美援,继续推动着台湾对美国依赖关系的发展。
  美国对台经济援助,根本上是为了实现其对台政策的目标,即将台湾纳入其从阿留申群岛到菲律宾的远东反共防线内,以便在东亚进行冷战。为此,美国极力通过美援介入台湾事务,制造海峡两岸之间的“平衡”。蒋介石筹谋“反共复国”,美国一方面提供援助,巩固国民党政权在台湾的统治,使之拥有对抗中国大陆的实力,另一方面,又限制蒋介石对中国大陆的军事行动,以防被卷入中国内战之中。后来,美国竟然先后通过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在海峡两岸间求取最大利益。美国对台援助和介入的做法,使台湾岛内形成依赖美国的氛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台湾当局依然挟美国之势抵制祖国大陆,以致经常误判形势,不利于海峡两岸的和平发展和台湾问题的解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