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7年第四期  > 正文

蔡英文执政一周年“革命式改革”盘点:内外交困、“台独”风险上升

日期:2017-09-21 14:30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作者:杨仁飞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过去一年,是蔡英文全面推动“改革”之年,其“改革”涉及台湾政治、司法制度、经济规划、民生福利以及文教意识形态等领域。不过,这是一场以“分离主义价值观”为导向的社会改造计划,是一场将台湾带向危险深潭的“改革”。这也是一场公开宣传“对抗”与颠覆的“改革”,注定与台湾过去70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制度乃至生活方式作告别,注定了台湾社会永无宁日。因此以“分离主义意识形态”导向的“改革”以及“当家者”制造对立、仇恨的“革命式改革”,是引发岛内政党、阶级、阶层对立的根源,也是两岸关系持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改革”的出发点与主要内容

  (一)出发点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矢言要“改变国家的处境”,要让台湾脱胎换骨。“要勇敢地走出另外一条路。这一条路,就是打造台湾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017年1月,蔡英文称,正在依照人民的集体意志,来打造一个更理想的制度,台湾也正一步一步走向更公平、更美好的未来。5月17日,蔡英文在民进党中常会盘点这一年来的政绩后,在脸书(Facebook)提到,过去一年台湾当局聚焦在“该做但没有做”、“必须打基础”的“改革”工程。5月19日,蔡英文又对外宣称,“只要对改革有利,我们不怕得罪人”,“第一年推动的‘改革’是最困难的‘改革’,过去的领导人没人会这么做”。

  蔡英文“改革”的动机:一是展现与过往不同的执政成就,彰显新当局的能力。民进党取代国民党重新执政,蔡英文必然希望她在位期间,能够摆脱陈水扁执政8年对民进党的负面影响,展现与马英九过去8年与众不同的成就。二是为了所谓的理想、理念(意识形态、价值观)而推动“改革”。蔡英文属于理念性“台独”人士,意志坚定顽固,执政团队又是社会精英群体,自恃甚高,对台湾现有体制(包括宪政体制)极为不满意,认为台湾需要另起炉灶,重头改造,因此希望推动轰轰烈烈的“转型正义”等重大意识形态与社会生活重建,打造一个符合执政党、符合蔡英文心中的“正常国家”与正常社会。

  这意味着,蔡英文当局的“改革”必是野心勃勃,充满挑衅性。同时,由于动手术式的“改革”必触动台湾既有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甚至文化生活各个方面,影响各个阶层、群体利益,其阻力必然巨大。

  (二)主要范围与内容

  台湾媒体总结蔡英文上台一年所推行的十大“改革”或政策,如“年金改革”、劳工权益、“转型正义”、“司法改革”、能源、食品安全、产业与经济、防务政策、对外正名,可以分为以下几大领域:

  一是政治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转型正义”是华丽的包装盒,被扫及、打击的对象有最大的在野党国民党及附属组织,有领高额退休金的军公教,有那些坚守传统立场与支持统一的民众。

  二是立法与司法领域的“改革”,包括政府行政组织的调整,这是政治法律制度层面的改造。过去一年,行政部门向立法部门提交了无数法案,以及正在起草准备各种新法案。一个接一个,不管在野党反对多激烈,不管民众有多少不满,不管街上有多少场抗议,蔡英文当局蔑视、漠视,下令强行通过,容不得置疑。

  三是对外关系的“改革”。蔡英文上台后提出“踏实外交”,重美日、远大陆,“外交”进行全系统大改造。但一年来在彰显“台湾意识”的思路下,不断制造意外、寻求突破。在对美关系上,主动提交“投名状”,制造台美领导人互动意外;对日关系亲密一家,“外馆”正名从台日开始;南海、东海领土问题自我弃权。

  四是经济社会的“改革”。提出五大产业政策、新南向政策、前瞻基础设施计划,希望经济成长的同时,提升就业机会,提高民众薪资。

  五是防务领域的“改革”。强调“国防自主”与对外依赖并重,提升对祖国大陆的重重遏阻能力,其中“国机国造”“国舰国造”是其野心勃勃战略中重要的一环。

  二、“改革”的本质:以“改革”与“正义”之名行“分离主义”之实

  五大领域“改革”重点虽然没有提到两岸关系,但一切“内政改革”问题都不断传导到两岸关系层面,引发两岸关系激烈震荡。

  (一)法律、司法层面改革,埋下“法理台独”定时炸弹

  法律层面,立法机构在当局授意下已完成“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国籍法”修订,正在推动“公投法”“两岸关系监督条例”“转型正义条例”“文化基本法”“原住民基本法”等立法,这些都是蔡英文落实“台独”理想与主张,将台湾带向“法理台独”的重要法律前奏。

  蔡英文当局表现出修法的任意性与无节制性,可谓为所欲为。如立法机构于2017年1月9日对有关祖国大陆配偶取得身份证问题进行较大幅度修改。修订后的条例规定,祖国大陆配偶结婚满2年、到台依亲居留满4年、长期居留满2年后,可以申请在台定居,但蔡英文当局继续对祖国大陆居民赴台定居后从事公职行为进行限制,并且要求在台定居的祖国大陆配偶与外籍一样必须进行身份认定测试及政治忠诚宣誓。绿营鼓噪台湾退役将领赴祖国大陆参加公开活动是“卖台”行为,行政部门与民进党立法机构党团就开始讨论“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修正案,并启动特别立法程序管制退役将领,以防所谓“大陆渗透分化”;3月上旬,法务部门针对所谓“间谍案”,提出“保防法”草案;3月中旬,民进党英派民意代表陈明文、罗致政、王定宇、庄瑞雄、刘棹豪等召开记者会,呼吁法务部门应该尽速提出“反渗透法”,称是蔡英文一再要求立法防渗透。这些对祖国大陆充满敌意的修法行为,集中反映了蔡英文限缩两岸民间交流的意志。在实务上,蔡英文当局全面控制、收紧两岸交流交往,如严格执行赴台自由行程,游客不得从事任何公务、学术、商务活动,否则严加遣返;如减少对两岸文教、学术团体的交流经费支持,文化部门公布的资助交流名录上,几乎没有两岸交流计划。台湾在野党与民间人士痛批明确视大陆为“敌对国家”,充满强烈的对抗味,开历史倒车。

  司法层面,所谓的司法集权与“司法改革”同步推进。蔡英文任命一批主张“台独”的法界与政界人士担任“大法官”与“大检察官”,安排亲信主导“司法改革国是会议”。3月下旬,该会议第二组第三次会议做出降低“修宪”门槛的决议:“检察总长”可以“公益代表人”的身份声请“释宪”,且“大法官”得自为判决,“大法官”“释宪”门槛也从现行三分之二表决过关,降低为二分之一。有评论认为,目前只有人民、政府机关和法官可以声请“释宪”,检察官虽然也是案件当事人,但不能声请“释宪”。如果这一组决议被最终采纳,那么意味着蔡英文任命的“检察总长”可以在蔡英文的直接授意下提请“释宪”,“释宪”门槛将大幅降低,为民进党、蔡英文通过“释宪”来推动“法理台独”做出便宜安排。对于降低年龄的“公投法”,蔡英文在林义雄逼迫下,确定于2017年下半年完成立法。对于蔡英文为“法理台独”大开后门的政治、司法领域重大调整,台湾舆论相对缄默,国民党等在野党忙于党内选举无力也无心阻挡,听任蔡英文当局埋下“法理台独”与“事实台独”的一颗颗定时炸弹。

  (二)以改造行政组织消除“一中”框架约束

  2月,蔡英文当局启动“政府组织再造工程”,提出“两阶段改组”方案。其中第一阶段就涉及“蒙藏委员会”裁撤。此外,蔡英文当局放宽在台湾的藏人及子女在台获得长期居留资格,并依“外国人”标准处理相关申请。这是蔡英文当局“违宪”的行为,其背后实质是启动领土、人民范围调整的重大“台独”信号。除“蒙藏委员会”外,文化部门下令启动“中正纪念堂”转型工程,这一切作为,符合蔡英文当局所谓“去威权化”“去中国化”政治目标。

  (三)以“转型正义”为名,启动政党政治体制改造

  过去20年,台湾看似建立两党竞争的政治生态,然而草莽出身的民进党根本不愿意有一个强大的对手,为了掩饰其违背民主伦理的所作所为,蔡英文当局高举“转型正义”大旗,通过特定“政党法”,强行剥夺国民党党产,追诉国民党其他附属组织或相关团体。这一政党政治重大改造工程,不仅是针对在野党,其背后真正的目的是消灭国民党,抹去、淡化“中华民国”的历史记忆与现实政治符号,切断两岸历史与政治的多重连结。

  (四)对外全面“正名”,落实“两国论”

  蔡英文当局标榜“踏实外交”,这其实就是李登辉“务实外交”的翻版,试图在国际社会重新制造“两岸非同一国家”。过去一年,蔡英文当局启动“外馆”改名、正名动作。如蔡英文在去年出访中南美洲时,公开打出“中华民国(台湾)”旗号;制造炒作与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通话,为一声“台湾总统”沾沾自喜;2017年亚东关系协会更名为“台湾日本关系协会”。此外,蔡英文当局还将全面启动所有驻外机构更名或正名工程。蔡英文当局已将台湾驻美办事处等机构里外进行大改造,以醒目的台湾地图、地景来实施“外馆”另类“正名”。

  (五)台湾“主体意识”深化改造,扩大“台独”价值观思想与文化基础

  蔡英文上台后,推动所谓“台湾百年文化与历史再造工程”,旨在重写能与民进党主张一致的“主体意识”觉醒史,塑造“台独”政党与“台独”政权的合理合法性。其具体政策行为如下:

  一是将日据时代历史遗迹再复原,作为文化部门以及绿营执政县市优先的工程,继续倡导“殖民有功”的“皇民史观”与“殖民史观”。

  二是为百年来主张台湾意识的人士正名、歌功颂德。蔡英文对“台独教父”级人物史明等“独”派人物充满感激,称史明是“一位永远抱持理想主义色彩的革命家”;3月,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发起“治史起造台湾国——张炎宪全集”募印计划,蔡英文下令民进党全党支持。这些举动,反映出蔡英文当局冀塑造新的价值认同、为“台独”正名的企图心。

  三是全面落实“文化去中”。蔡英文干预“中华文化协会”选举,不仅亲自掌控,而且拉数百名“台独”人士入会,令“中华文华协会”面目全非,加强两岸文教交流不再是协会主要任务。此外,文化部门委托亲绿知识分子、文化界人士拟定“文化基本法”,旨在落实、强化、推动台湾“文化主体性”。这一切,显现出蔡英文当局的文化态度与立场。

  “改革”折射出蔡英文4大政治企图:一是政治上坚决消灭反对党、作长期执政准备。5月19日,蔡英文说,2018年选举就是要一场没有国民党的选举。二是在意识形态上确立分离主义价值观,在社会文化层面抵抗祖国大陆两岸融合战略。三是在经济、对外事务上力图摆脱对祖国大陆依赖。四是对外战略主动投靠美日,彻底沦为反中打手与棋子。

  三、蔡英文急于推动全方位“改革”的原因:焦虑与盲目自信

  (一)对“台独”前景充满焦虑

  第二次重新上台执政的民进党比起上一次执政有着更强烈的焦虑症,而这种焦虑来自日益强大的祖国大陆,来自祖国大陆对两岸统一的自信,来自祖国大陆对两岸关系走向的掌控。对“台独”势力来说,其也有所谓的战略机遇期考虑,时间不过8到10年。他们认为未来10年,是中美摩擦冲突上升时期,祖国大陆无暇顾及台湾,因而民进党党内有一大群人认为,这是他们推动“台独”的重大战略期,希望利用全面执政的大好机会,强势推动台湾脱离祖国大陆的分离主义运动。这种“台独”战略机遇期判断,正好反映他们对祖国大陆发展势不可挡的忧虑。然而这种危机与焦虑感没有促使蔡英文当局及民进党顺势而为,因应祖国大陆的发展而使两岸走得更为紧密,反而铤而走险,决意要为“台独”冒把险。

  (二)自信政治对手国民党无暇自顾

  过去一年,失去执政权的国民党一盘散沙,无法走出失败阴影,党主席政令不出中央,国民党中央与立法机构党团互不信任,各自为政;党内各派势力互不服气,四处放话;党主席选举中,6位候选人更是互相攻讦,党内矛盾纷呈。这样一个分裂、没有灵魂、没有未来愿景、不能赢得年青世代支持的政党,面对蔡英文当局的痛打修理无力反击,面对蔡英文当局肆无忌惮地推行“台独”无力阻挡。因此,一个被全面污名化的国民党,一个分裂不团结的国民党,令民进党及蔡英文产生自信,认为政治对手在较长时期内难以东山再起,也不可能阻止其“改革”,这是蔡英文当局不顾忌民意、上任第一年就强行推进全方位“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经济景气上升产生盲目乐观情绪

  3月6日,蔡英文会见北美洲台湾商会联合总会访问团时称,从各种景气指标看来,台湾的经济状况已经开始逐步回温。5月19日,蔡英文对华文媒体表示,过去一年台湾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进步,台湾还拿到“进步奖”。确实,过去一年台湾出口指数回温,两岸贸易仍大幅增长,日韩与东南亚等地游客有所增加,台湾股市温和上扬,这些经济数据令民进党及蔡英文当局以为陆客减少、台湾业者受到影响是台湾“改革”中可以承受、必须的代价,忘记一年少掉百万陆客、台湾观光产业受到重挫的另一幅景况,盲目产生台湾经济向好的乐观情绪,以为疏离祖国大陆不会对其经济产生严重影响,故放任两岸关系持续冷冻,持续挑战祖国大陆一中原则,铁定心推行摆脱祖国大陆依赖的经济政策。

  (四)迷信美日援手,“台独”有恃无恐

  过去一年,台湾当局为了赢得美日支持,不惜拿经济利益与领土主权作交易,以期美日长期支持。而美日为了达到遏制中国大陆的目的,也加重对“台独”的纵容、利用。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对华政策重回轨道,“一中政策”成为中美共识,但蔡英文当局仍然认为,面对祖国大陆的快速发展,台湾的战略地位与影响力提升,美国在遏制中国大陆上势必需要更多“盟友”,也将在更大程度上支持台湾。挟美制衡祖国大陆、对抗祖国大陆的思维,是蔡英文当局强行推动“改革”的外在因素。

  (五)继续煽动仇中情绪

  为了拉抬施政满意度,蔡英文在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急于推动全方位改革,但是面对岛内民众不同的声音,蔡英文当局却将矛盾焦点转移到祖国大陆身上,随时将矛头对准祖国大陆,继续煽动“恐中仇中”社会气氛,给两岸关系大泼冷水。如渲染、伪造所谓台湾岛内有“5000匪谍”,制定“保防法”,向台湾社会传递两岸全面敌对意识;如下令纠正几十所与祖国大陆签订学术交流协议的台湾高校的行为,强烈炮轰这些高校卖台。这些均是蔡英文当局操控民意与玩弄台湾民意的行为,试图造成“绿色恐怖”的寒蝉效应,为其拒不承认“两岸同属一中”的政策埋单。当然,民进党多年对民意的操弄与利用,加上全面执政动用行政资源固桩,使得台湾社会“反共”“恐中”思潮继续蔓延,民进党、蔡英文当局认为,即使“改革”有反对声音,但不影响民进党继续执政,不会动摇自己的执政基础。这也是蔡英文当局得以不顾民意反弹,持续推动全面性社会改造的原因。

  四、“改革”效果评估

  通过行政组织改造与人事安排,完成民进党完全执政、绿色执政目标。全面执政的蔡英文当局,在行政组织改造中有绝对主导权,包括国营事业的职位一一分配给民进党各派系,在行政与立法的配合下,蔡英文当局实现裁撤“蒙藏委员会”、“中正纪念馆”转型、驻外馆舍部分改名(台日部分)或变相正名(在海外广泛种植“台湾地图”)、强行收回国民党党产、“中华文化总会”实现完全绿化等目标得以全部实现或部分实现。

  “文化台独”敲锣打鼓前进。过去一年,文化决策提升到“国家决策”最高层级,以台湾意识为基调的“文化基本法”起草、立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以多元文化为名、以“转型正义”为名,过去70年持续的政治传统文化,如遥祭黄帝陵、“中枢典礼”均被取消,“去中国化”节奏加快。而台湾岛内绿色文化艺术团体在当局的强势资金支持下快速成长,突出台湾文化对外输出的能力与影响。

  经济成长提升与经济“改革”计划并没有关系。蔡英文当局提倡的产业政策,由于公权力部门投入不足,几乎流于口号;新南向政策失去拉动台湾经济的意涵,变成推动台湾与东南亚多元族群关系的社会化政策。尽管经济成长数字呈上升趋势,但是台湾的失业率,特别是青年群体失业率攀升,民众薪资不见提升,薪资成长抵不过物价上涨,以至于台湾媒体称台湾社会贫富悬殊越来越严重,“怨世代”怨气难出。

  “国防改革”充满空想与敌对意识。3月,蔡英文当局完成《四年期国防总检讨》,提出“防卫固守、重层吓阻”,进行“国防改革”,实现“国防自主”梦想。然而“雄三导弹”误射、军营染毒案、“国机国造”、“国舰国造”启动没多久,却爆出绿营金主民间造船业主陈庆富(曾卷入达震案)资金大挪移、抢食大订单引发矛盾的丑闻,从中反映出台湾“国防工业自主化”的设想,其实是一场各方利益争夺战,是政治酬庸的结果。在现有台湾的军事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下,台湾“军事改革”注定难以成功。

  经济社会“改革”越改越乱。过去一年,“一例一休”、“年金改革”、新南向、前瞻基础建设计划,是蔡英文当局急于交出亮丽经济数据,期望完成社会正义的系列重大经济民生计划。前两项可视为节流性的经济社会政策,后两项可谓是行政主导拉动的经济政策。这些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方案,引起的反弹更为强烈。反对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如“一例一休”让劳资双方甚至地方政府部门都无法满意。“年金改革”引起一批退休军公教强烈不满,不惜走上街头,痛批蔡英文当局以污名化的方式出卖他们的利益,以致陈水扁都称千万不要将军公教污名化,和军公教无情对立是不智的。而8800亿元新台币前瞻基础建设计划,则被批评为买票计划,遭到抵制,民众更担心是一场圈钱抢钱的计划。新南向政策台湾与东南亚企业都不买账。为了推动新南向,蔡英文当局发动党政机构、高校为其政策背书,于是变成蔡英文当局编列几十亿元新台币预算拉东南亚人赴台消费、官员学者到东南亚交流游玩的把戏。

  五、“革命式改革”是激发台湾社会矛盾重生的重要原因

  号称为台湾更好未来的“改革”,台湾人民感受截然相反,对“改革”不买账,而且充满了强烈不满与不安,其中原因如下:

  一是意识形态至上的经济决策决定了缺乏应有的包容与宽广视野。“年金改革”“政务人员退职抚恤条例”是追溯既往的惩罚性措施,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改革”;中断与祖国大陆来往,单方面推行新南向政策,完全是意识形态挂帅的政策,是逆潮流而行的政治规划,因此,蔡英文当局的“改革”犹如井底之蛙,无法超越民进党特定政党意识形态,也是必然。在台湾社会蓝绿对立的政治环境下,意识形态执政是制造矛盾的根源。

  二是急于求成的全方位“改革”,致使每一项“改革”与政策急就章,没有周全的规范并得到大多数民众支持。如“一例一休”是一个执政当局自认为理想的“改革”,但是一经推出,劳资双方均不支持。“年金改革”风波未平,蔡英文当局又开始未经充分论证就强推基础设施前瞻建设计划。这一庞大建设计划加上“国舰国造”“国机国造”等重大政策,耗资上万亿元新台币,是典型的粗制滥造的急求成“改革”,注定了心急吃不了热粥,即使好的“想法”也难以得到民众支持,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是充满“敌意”的“改革”。在这场“改革”宏图中,蔡英文将自己打造成“改革”能人,其他反对者都是“反改革”挡路者;自己是正义旗手,被“改革者”是邪恶力量。这种充满“敌意”的“改革”,只能人为制造敌人,矛盾不断涌现。在被牺牲小部分利益的民众心里,这是一个“口是心非”的执政党,这是一个虚伪的执政当局,一边讲着善意,一边说着沟通,同时却将被“改革”者塑造成台湾的公敌,欲除之而后快。如“一例一休”是一发牵全局的“改革”,却成为全民受害的“改革”。如“转型正义”,国民党及附属组织一律成为待宰肥羊,成为执政当局歼灭、铲除对象。“年金改革”同样是将一群军公教变成反抗者的“改革”。

  因此,蔡英文的“改革”不是“温和的改造”,而是一场大洗牌的“革命”,这样的“改革”注定引发民众反抗,引发大规模、长期社会动荡。

  总之,蔡英文独断专行、自以为是、“分离主义意识形态”的执政理念、“革命式的改革”方式,是一年来台湾社会矛盾濒现的主因,也是其支持度雪崩一样跌落的原因所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