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7年第五期  > 正文

国民党的坎坷路

日期:2017-12-25 15:48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作者:刘红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党代会热热闹闹开完,沉溺于灰心丧气、热衷于竞短争长、乐道于落花无言的国民党,应该要重新出发了。思前想后,从战略、思路和工作重点上看,历经两次大败以来,面对政治基础,国民党该坚持的坚持不够;面对革新要求,该推动的推动不够;面对政治乱象,该斗争的斗争不够。因而,整装上路的国民党,前方的路不好走。

  两年多来令人失望

  党代会结束、吴敦义就职党主席、新政纲推出,国民党再出发,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主题。对此,并非第一次。自2014年“九合一”选举以来,国民党支持者希望国民党尽早走上雄起之路。社会各界都认为,国民党能够仿效8年前的民进党,自下野起就走上对抗之路。绿营也是严防死守、随时准备围堵国民党应该走上的反击之路。或者说正面的反面的支持者群体,都以为国民党从丢失大部分县市执政权起,就会调整战略,设计策略,无论是摆脱选举败境,还是监督绿营执政,或是推动两岸交流,都能吸取失败教训,斗志昂扬,走出一片新天地。事实与此相反,两年多来,国民党一再让人失望。

  自第一次大败起,普遍认为接替马英九出任党主席的中生代实力派、有着“官二代”背景的朱立伦,能够带领国民党吸取教训,打好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这一仗。结果是别有肺肠,偷梁换“柱”,人多声杂,一片哗然,朱立伦出战蔡英文几无胜算,投票结果更不理想。“二合一”选举失败后,党内上层为两度惨败所震晕,无暇顾及失败后的党内权力分配,洪秀柱再次成为“救火队长”,代理国民党主席。大家认为,此时马英九还在执政,大败后的国民党应该为早日走出失败阴影,提振士气,有所作为,结果是不思进取,无法自拔。去年3月,洪秀柱当选第13任党主席后,大家都认为国民党应该开始改革,以新的面貌东山再起。只是洪秀柱与国民党主席名实难符,指挥由“酱缸、世阀、家族、派系、大佬、官二代文化”主导的国民党力不从心,自当选起其领导地位一直被党内质疑,更谈不上挥戈上阵,国民党也就无法发挥最大在野党的政治作用,基本没有与上台伊始就开始犯错误、引起全社会全力抗争的蔡英文当局较量。今年5月20日党主席选举完成后,大家都认为国民党应该全党动员,走上改革振兴之路。事实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国民党让人们又一次失望,除了上层内斗不停、基层杂音不断之外,没有什么有用之举出台,基本处于萎靡不振之态,与2008年落败时的民进党上下奋发搏击,不可同日而语。

  8月20日,国民党第20届第1次代表大会举行,吴敦义正式就任党主席,会议通过的现阶段政治纲领,主题是“革新、团结、重返执政”,已经停滞不前、无所作为两年有余的国民党,终于想起要继续行使党的职能了。只是观察党内外情势,国民党的路并不顺利。

  进行革新难度重重

  国民党重返执政是硬任务,达成这一目标,首先是解决党本身的问题,即全面推进党的革新。围绕党的革新,国民党在建立党内民主机制、精减党工、人才选拔和培养、处理党产等方面,在连战、马英九和洪秀柱时期,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下一步的重点是如何清理党内盛行的“酱缸、世阀、家族、派系、大佬、官二代文化”,如何确立新型政党的运作和辅选体系,如何占领岛内政治道德制高点。国民党的革新迫在眉睫,围绕硬任务看,党内习惯体制、运作机制和方式都有明显的不适应,对于争取民意支持、扩大蓝营同盟都有明显的不适应。关键是革新人人都知道,革新的重要性人人都领会,问题是如何进行革新?国民党的革新存在难点。

  一是认识和动作太迟。党的革新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社会对政党形式提出革新要求,开始于民进党闯关成立和取消党禁,从党的组织、运作方式、人才培养和选战策略方面,都要求改变国民党的旧式政党形态。与国民党不同的是,台湾300多个政党中,只有国民党等极少数政党还是老样子老面孔老腔调。所以,新型政党在台湾出现并被社会接受已经30年,利用互联网、新视频、粉丝群等新方式,逐渐与传统政党动员相加在一起的新型选举方式也已流行多时,台湾政治也已完成两次政党轮替,国民党革新一直不畅不顺,此次也不知是不是真革新。从洪秀柱两年来对党的体制、理念和选举战略进行改革的遭遇中,可以看到革新的阻力依然存在。吴敦义高喊革新口号,调整党工位置和人选、发放专职党工欠薪、建立重要候选人出台的民主机制之外,更重要的是锐意进取,革故鼎新,进行实实在在的革新。

  二是丧失最佳时机。国民党推动和主导“宪政改革”,完成了台湾的政治转型。如果同时国民党进行全面革新,党政革新同步,受益最大的应该是国民党。问题是当时的党内传统势力反对太多,失去有利革新时机。2000年5月,国民党第一次下野,利用清除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势力的机会,全面完成党的革新,成功的把握很大,问题是连战主持下的革新没有乘胜前进。2008年5月,国民党再次上台,利用执政优势完成党的革新有利有理,问题是传统势力再次反扑,马英九推动的革新因阻力太大而不了了之。今天,在绿营的全面追杀下,国民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大为压缩,革新的环境和条件比以前差,但国民党现在想要革新的勇气应该比以前大,以弥补以往革新最佳时机丧失带来的不足。

  三是要占领岛内政治伦理制高点。党产和政治转型既是革新的重点,也是绿营打垮国民党的主要借口,因此国民党要通过革新夺取政治伦理制高点。党产本是国民党对于台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之一,现在绿营政治追杀下党产成了负资产,国民党应该在肯定党产历史作用的同时,尽快主动解决党产遗留问题,同时逐步建立合法的长效经济基础。台湾的政治转型本是在20世纪90年代国民党所完成,国民党应该是政治转型的功臣。现在绿营搅起的混水中,政治转型成为民进党的历史功绩,成为国民党的政治包袱。国民党在台湾专制统治确实是政治转型追究和清算的对象,对此国民党没有必要死扛活顶,应该接过政治转型的旗帜,充分肯定国民党自我否定一党专制、“白色恐怖”和进行“宪政改革”的历史性贡献,揭露民进党借政治转型搞乱政治和社会的意图,占领台湾政治转型的道德制高点。

  重返执政任务艰巨

  政党轮替常态化,这给国民党重返执政舞台带来希望,实现这一目标是有条件的。国民党需要创造条件,进行党的革新固然是基础性工作之一,从朝野政争角度看,重返执政任重道远。

  一是国民党延误监督执政、制衡蔡英文执政失误的有利时机。蔡英文执政伊始,“爱心发电、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前瞻计划”等错误决策不断,“去中国化”“文化台独”等“隐性台独”措施接连出台,民意支持度开始下滑。从去年9月3日起,台湾同胞在岛内各地开始走上街头抗争。甚至在蔡英文外出视察时,都有抗议者追着她的座驾跑。在社会上出现的群众性抗争浪潮中,作为最大在野党、担负着监督执政党重任的国民党无动于衷,按兵不动。既没有走在街头抗议执政失误运动的前头,也没有组织力量在立法机构及各地议会进行揭批,白白错失纠正失误及减少执政失误带来的损失、宣传国民党以提升其形象、鼓舞支持者群体的有利时机。想当年,民进党一下野,全党上阵,上下动手,尤其是蔡英文亲自披挂上阵,指挥支持者围攻国民党,使得马英九执政团队左支右绌,应接不暇。国民党需要尽快行动起来,在街头和体制内全面制衡执政当局。

  二是蔡英文当局不按游戏规则办事,国民党执政经验优势难以发挥。蔡英文为了巩固执政基础和实现长期执政,虽然无政绩,只要打垮最大政治对手国民党,只要有利于推进“台独”,也能实现目标,因此不重法治、诚信、是非和效益,不顾形象,不择手段。监督和制衡蔡英文当局,国民党碰到的难题是,法治、诚信、效益统统失效。其实,一方面蔡英文为了私欲、无掩饰而一再自我引暴的种种问题,给国民党提供了监督和制衡的时机和理由;一方面也让循规蹈矩、抱残守缺的国民党的监督和制衡增加了难度。对于一个不讲信义、信口开河和贪天之功的执政当局,尤其是面对行政部门改组后民进党形成“强强联手”后的局面,国民党要治其人之身则要先学其人之道,也得不拘一格,别开机杼,学一点离经叛道,既要主导抗争议题,又要引导抗争运动。也就是国民党要跟上形势,学会当好新情势下的在野党。

  三是国民党迎战下两场选举准备不够。从应对今后两年半的两场选举看,在候选人、政见政策和选举策略问题上,国民党准备好比较容易。难的是,在两次大败并没有造成支持群体的大量流失情况下,如何让蓝营支持者走进投票站、投出自己的支持票。国民党迎战选举、重返执政的难点就在这里。要想恢复蓝营的士气和信心,要想获得蓝营的信任和支持,是吴敦义主席要思考的重要议题。做到这一点的难度在于,认识一致难,无论是公共政策,还是两岸政策,党内杂音甚多,要在“一中宪法”“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基础上形成全党共识有难度。团结一致难,“深蓝、浅蓝、大佬、实力派、官二代、本土派”如何团结在新领导中心周围,做到立党为公,为党拼搏,好说不好做。蓝营团结难,蓝营内部、友党之间加强合作、一致对外,至今还未有成功的迹象。“三难”解决不了,重返执政不容易。

  推动交流优势明显

  重返执政要政绩,在台湾特定环境中,能否在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两岸交流上取得成绩,特别是在蔡英文推动“隐性台独”、否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国民党在两岸交流上的特殊作用得到发挥,显然有利于争取民意支持,增加胜选可能。积极发挥在两岸关系领域中的特殊作用,国民党的难点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得更好。

  一是如何在“九二共识”上不走偏。没有“九二共识”,就没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国民党对此有深刻的认识。自连战以来的各位党主席都接受“九二共识”,吴敦义也强调要“持续强化‘九二共识’”。对于“九二共识”,国民党习惯上面对台湾内部和党内时,依据1992年10月两岸“两会”达成共识中的“用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述一个中国原则”的说法,把“九二共识”表述成“一中各表”。为什么吴敦义的“一中各表”会引起各方关注和批评?因为他讲“一中各表”,不是在表述“两岸同属一国”,即马英九、洪秀柱等前任主席坚持的“一中宪法”;因为他对大陆也讲“一中各表”,也就是强化两岸政治对立;因为他“一中各表”,没有国民党坚持两岸统一为前提。虽说吴敦义在党代会的党主席就职演说中只讲“九二共识”,没提“一中各表”,但要取消“一中各表”在党内和社会上的负面影响还任重道远。

  二是如何做到做实做好坚决反对“台独”。蔡英文已把“隐性台独”作为施政总方针,随着行政部门改组完成、“强强联合”出台,全方位推进“去中国化”和“文化台独”已成定局。国民党是反对“台独”的第一道防线,无论是出于忠诚中国国民党建党初心的需要,还是出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交流砥砺前行的需要,或是出于朝野竞争、重返执政的需要,都需要坚决反对“台独”。吴敦义强调,自己是第一个将“坚决反对‘台独’”写入党的政纲的国民党领导人,“新版政纲就有坚决反‘台独’”。问题是有人认为吴敦义是“台独”“独台”“华独”,为何?因为他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现状”,“一中宪法”与“不统”是对立的,如何连接?所以有人说他是“独台”。因为他在党的政纲中删除“和平协议”,尽管他解释在野党无权签署《和平协议》,但其实在野党更有谈判《和平协议》的条件和空间。最为关键的是,面对蔡英文在“去中国化”和“文化台独”上的步步进逼,国民党既有反击的理由,也有反击的武器,更有反击的优势,所以行动上如何坚决反对“台独”值得期待。

  三是如何发挥国民党在两岸交流上的优势。与坚持“九二共识”一样,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两岸交流也是党内最大共识,关键是如何开创新局面。应该说,时机上国民党需要当机立断,在如何发挥两岸政策优势上,国民党已经延误多时。最理想的是,应在蔡英文当局否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紧张、陆生陆客陆资减少之初,国民党走到两岸交流的前台,成为岛内两岸交流的主导力量。现在的重点是需要采取重大动作,弥补过去一年多的缺位状态,站上两岸交流的制高点。思路上国民党需要大开大阖,要有连战“登陆”、马英九与习近平会面的高度、远见和魄力,要有为民族、为台湾、为同胞干大业做大事立大功的勇气。行动上国民党需要大胆创新,要有新的思路和思维。面对蔡英文当局的干扰和打压,不仅交流要有新形式,而且不给绿营把国民党主导的交流说成是“权贵得利,扩大贫富差距”的口实,为台湾社会、经济带来发展的机会,为国民党争取民意支持创造更多条件。

  时待至今,高喊“革新、团结、重返执政”的国民党终于要重出祁山。只是要看到,前方的路并不平坦!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