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7年第五期  > 正文

两岸关系形势严峻责任在民进党

日期:2017-12-25 16:13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作者:万玉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民进党上台执政以来,对外不断声称要“维持两岸关系现状”,结果却使两岸关系日趋严峻。“两岸关系现状”到底是什么?海峡两岸对峙局面自1987年起大为改变,两岸同胞冲破藩篱、开始交往,携手共同促进交流合作,交流势头发展迅猛。特别是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取得丰硕成果,两岸形成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格局,增进了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两岸关系现状”,应是在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台海和平稳定,两岸各领域持续交流合作,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两岸同胞心灵距离拉近,命运共同体认知增强的状态。总结来说就是两点,其一就是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二是两岸双方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共同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并取得丰硕成果。

  民进党持续采取错误的两岸政策

  当下两岸关系形势日趋严峻,责任完全在民进党当局,在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中的核心意涵,破坏了两岸互动的政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行稳致远的“定海神针”,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必然导致两岸关系遭遇挑战和危机。如今民进党当局单方面破坏共同政治基础,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在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方面,民进党当局不但毫无作为,反而干扰阻挠,做出种种疏远两岸关系的恶劣行径。其顽固推行“亲美日、远大陆”的政经政策,“挟洋自重”,妄图倚靠美日对抗祖国大陆。在岛内大肆推动“去中国化”,修改历史课纲,妄图切断两岸在中华历史文化上的天然联结,向岛内青年灌输“台独史观”,磨灭台湾同胞的中华民族意识,以各种手法阻挠两岸同胞的正常交流交往,置台湾民众的利益福祉于不顾。“两岸关系现状”遭受蓄意破坏和恶化。

  反观祖国大陆,尽管面临两岸关系新形势挑战,仍然一如既往地坚持为台湾同胞谋福祉的对台政策,继续坚定不移地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扩大和深化两岸民间交流,增进两岸同胞感情,努力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赢得了岛内多数民众的认可。在这样鲜明的对比下,两岸关系形势朝恶化方向滑落,必将增大民进党在两岸政策方面的压力。

  从长远看,民进党当局处理两岸关系的策略会更趋强硬、激进。从民进党立场上看,“台独”主张是其立身之本,不可能轻易松动,否则将迅速致其基本盘崩坏,因此其宁可选择固守“台独”立场,也不愿轻易接受“九二共识”,包括其他以两岸同属一中为意涵的主张论述。从其处理两岸关系的策略看,民进党当局始终视祖国大陆为洪水猛兽,认为同祖国大陆交流越深入,越将陷入被动,导致其执政基础动摇,因此宁可选择多方面切断同祖国大陆的连结,也不愿在现有交流的基础上扩大开放交流。从实际交流互动看,祖国大陆始终掌握两岸关系交流的主导权,民进党不接受“九二共识”就无法敲开同祖国大陆互动的大门,同时在台湾参与国际空间、两岸民间社会交流等方面已经节节败退,处在被动挨打的境地。岛内舆论认为,今年以来祖国大陆积极营造的两岸交流形势已经“打到了民进党当局痛处”。因此,民进党当局宁可继续负隅顽抗,在错误的两岸政策上一条道走到黑。当然,民进党当局这样的选择必然无法逃脱岛内民众唾弃、陷入执政漩涡的下场,至多能使其多苟延残喘一阵。

  打铁还需自身硬

  应对两岸关系发展的严峻形势,关键在于继续坚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条已经被实践证明的正确道路,坚决反对任何形势的“台独”分裂活动。

  首先,只有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基础,才能确保两岸关系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是否认同一个中国,这是事关两岸关系性质、前途的大是大非问题,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推动的“激进台独”和“柔性台独”,才能避免两岸关系陷入“邪道、黑道”。第二,紧紧抓住两岸同胞要交流、要合作、要发展的共同愿望,坚定不移地为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谋福祉。不断提升两岸经济合作水平,进一步深化两岸社会融合发展,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亲情的有效途径。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实践证明,分隔闭锁只会不断疏远、割裂两岸同胞的感情,只会造成两岸双方背向而行,只会导致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条件消蚀、削弱。两岸交流合作大门已经打开,成为历史必然的潮流,这符合两岸同胞现实利益需求,也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第三,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是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两岸关系发展虽然历经风雨、饱经沧桑,但是朝向开放、合作、稳定、和平方向发展的道路是清晰明确的,两岸历史文化血脉相连的事实是无法切割的,两岸同胞渴望深化交流合作、亲情守望的情结是难以斩断的。两岸关系前进的进程同祖国大陆发展进步息息相关,过去祖国大陆整体实力较弱,两岸一直难以打破隔阂,祖国大陆也难以为台湾同胞谋更大福祉;随着祖国大陆整体实力增强,两岸关系随之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台湾同胞谋福祉的能力和空间更强更大,对台湾同胞的吸引力更大,这是一个曲折中上升的过程。不能因两岸关系一时的挑战和困难,就质疑和平统一进程,必须坚定以增强自身实力为基础,努力团结两岸同胞,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继续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为和平统一创造和积累更多条件。

  与坚持共同政治基础的

  政党继续培育互信关系

  祖国大陆始终如一对奉行并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台湾政党给予高度重视。祖国大陆对岛内政治势力的态度十分明确,只要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党,只要是赞同和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党,祖国大陆都愿意同其发展关系,密切联系。国民党作为岛内长期以来反对“台独”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国共两党之间就此建立起了共同政治基础,也形成了很好的政治互信。在国民党党主席换届之际,祖国大陆重申国共两党的共同政治立场,表明明确的态度,对于巩固和增进两党关系和互信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祖国大陆仍将继续鼓励和支持岛内其他政党、社团、民间组织等同祖国大陆发展良好关系,只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都能与其进行沟通,加强对话,共同构建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决反对“台独”的联合战线,从而为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谋福祉。

  正如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表示,我们高度重视国共两党关系,愿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继续保持沟通,加强交流对话,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台海和平稳定。洪秀柱表示,国民党不会放弃两岸的话语权,而且国民党坚持“九二共识”的互信基础不变,反“台独”立场也是一致的,不会因为党主席选举而改变,纵然选举有继任者,相信也必定会保持同样的立场。

  持续推动两岸民间、城市交流

  年中掀起了一股两岸民间、社会交流的热潮。6月15日,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到祖国大陆参访,与俞正声主席会面。6月18日,第九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厦门开幕,展开了一年一度的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两岸交流界别领域进一步扩大、体验式交流更深入、青年融合发展加深,突出了论坛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特点。2017上海台北城市论坛7月2日在上海举行,进一步深化沪台两地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为两岸城际交流做出示范。这一系列交流合作高潮迭起,反应了当前两岸交流合作的趋势。

  一是表明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是两岸同胞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尽管去年以来,两岸关系出现新变化、新情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面临严峻挑战,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无论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如何阻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依然受到多数民意支持,岛内民众对两岸深化融合发展的期待更深,并非岛内一些政治势力所能阻挡。从近期两岸民间、城际交流的热度与深度来看,和平发展道路符合民心、顺应民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

  二是充分反应了两岸关系深化融合发展“不是更少,而是更多,不是更窄,而是更宽”。民进党当局借口两岸关系走得过近、过快,诬称对“台湾主体性”造成危害,不断采取同祖国大陆疏远隔离的做法。然而从近期一系列两岸交流情况看,台湾民众对两岸交流的热情与参与度十分高涨,十分期待这样平台高、领域宽、合作深的两岸交流渠道。这从侧面说明,过去一年多来,受民进党当局钳制,两岸的多领域、深层次交流平台、渠道很大程度受到影响,台湾民众对恢复并进一步扩大交流领域的要求十分强烈。

  三是反应了两岸民间、城际交流将成为未来两岸深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发展,两岸关系交流合作大门已经打开,交流合作深入人心、不可阻挡,这都为两岸民间、城际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两岸民间、城际交流的自发性、自主性都在提高。纵使两岸关系面临各种挑战,两岸民间力量仍会通过自身的能量、方式积极促进交流,不断融合发展,从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创新的局面。

  四是证明任何妄图阻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操弄都不可能成功,都将遭到历史的惩罚。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导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受阻,然而这并没有阻挡两岸各领域、各界别不断深化融合发展的趋势,两岸民间、城际交流的活力不断高涨,绝非一些政治势力滥用政治权力所能阻挡。两岸交流合作实践都将促使岛内政治势力深入思考,什么样的道路才真正符合台湾民众的利益,才能带领台湾走出发展困境。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