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8年第一期  > 正文

国共历史的抢救与两岸关系的传承——《随风潜入——记对台海漂空飘创始人王在昌》创作谈

日期:2018-03-20 14:12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作者:卢洪亚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17年9月20日,笔者出版了新书《随风潜入——记对台海漂空飘创始人王在昌》,较为忠实地记录了王在昌参与解放战争瓦解敌军的一生,对挽救国共历史中联络工作部分起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并对两岸关系脉络进行了梳理,是难得一见的史料性涉台文献。本书主要有以下特色,与读者共同探讨:

  一、抢救历史的危机感

  国共往来历史已经有近百年,经历过解放战争、两岸隔海对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等不同阶段。国共双方不但有战争,还有合作,战争中还分武力作战和争夺民心的心理战舆论战,有侦察情报和瓦解敌军的工作,其中作瓦解敌军工作的,基本被归属于联络工作。历史参与的主体虽是军人指战员,但还有另外一个被人忽略的战场,那就是由秘密联络员、情报侦察人员、还有对敌喊话的播音员、对敌人实施心理攻势的空漂海飘人员组成的瓦解敌军的战场,他们是在另外一个与正面战场完全不同的战场,与对方展开激烈争夺。

  如今大部人记得金门炮战,记得领导人间的斗智斗勇,可有多少人知道,两岸还有互相通过大喇叭喊话,通过电台下达战斗指令?有多少人知道,双方通过风筝去向对岸散发传单和礼品;有多少人知道,还有人通过海流带给对岸信息与物产;有多少人知道,氢气球乘风而起,在人为控制下,到台湾上空进行小的爆破,将传单、酒、糖、食物凌空抛洒,为台湾人带去祖国大陆的讯息?

  从上世纪70年代末祖国大陆停止对金门炮击开始,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两岸关系开始进入和平发展阶段。在此之前,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几乎还尚未出生,要么还是未成年人,所以对那段历史的细节已经知之甚少。

  而亲身参与这些历史的老一辈人,尤其是两岸对峙期间担任主力的,最年轻的也已80岁。据笔者了解,那个时代的播音员,有的已经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间,对那个特殊的战场,几乎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令人唏嘘。而尚在的老同志多数口齿已经不太清楚,表达思想已殊难完整。

  历史需要史实,需要证人和证物,这些再不抢救,势将给我们对那段历史的研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在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工作多年,见过诸多这条战线上的同志。因此,笔者有强烈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对那段历史进行抢救。笔者曾经参与过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对台湾喊话播音员吴世泽回忆录——《祖国之声》的编写。本次更以全部精力采访对台海漂空飘创始人王在昌,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有力填补了国内此类研究的空白。

  二、原始记录的忠实性

  王在昌1928年出生,1946年参加革命,先后任职旅顺中苏友好协会、东北民主联军青年训练队、十纵140师宣传队、140师政治部民运科、朝鲜战场140师政治部敌工科、47军转建大队、28军政治部联络处、福州警备区联络科、福州军区政治部联络部,直到1990年离休,前后跨度60年,资料浩如烟海。但本书重点在对台海漂空飘历史,并对前后历史紧紧扣住“瓦解敌军”这条主线,进行相当客观的叙述,以免偏废。

  无论是东北战争、辽沈战役中做战场交涉、改造俘虏等对敌工作,还是南下征战中的群众工作,还是在朝鲜战场的对敌喊话与劝降工作,还是在改造“联合国军”战俘上的努力,笔者都跟王在昌先生进行过多次反复询问、比对。而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通过做生意、交朋友与对岸往来,做台湾工作和海外工作,更是能证实的全部用物证人证相互印证。

  笔者对相关细节极为关注。对风筝大小,传单尺寸、重量、数量,引线粗细,点火装置设计,气球大小,人员编制,操作人数,气象、炸药、氢气、雷达参数,改良过程、试验结果,都有详细描述。比如“留海”风筝,有这样一段描述:“将原来的四方型风筝改造成‘留海式’风筝。风筝头部有了真正的‘头’,用竹子搭成,圆圆的,中间是空的,像人的脑袋一样大,这样可以吸收风向上的冲力,保持风筝的稳定。整个风筝翼展有一米六至两米。不但可以挂条幅,也可以把传单绑在风筝腹部。最多时候可以带一斤多到两斤的传单,好几百张,需要时可以挂酒、挂月饼。他们把点燃的香放到传单捆绳上,算好时间,时间一到,香将绳子烧断,传单就会被风吹到岸上……线绷直了,其它人开始松线,并把木头放到海里。风筝飞高了,就带着木头向前漂去。”

  比如气球,有这样的描述:“二是配备了传单盒。正方形,开口朝下,利于抛洒,可以装5公斤的礼品,最多装到8公斤。三是装备了反射靶。是半平方米左右的由各种三角构成的铁丝网,主要是方便雷达跟踪。四是装备了探空仪,在气球和传单盒之间,带有一个计时装置,连接两根雷管,有电池供探空仪和雷管工作。一根雷管负责炸断传单盒与气球的连接线,当传单盒落至离地面约一百米处时,探空仪感知气压后,引爆第二根雷管,打开传单盒口,传单如雪片般漫山遍野撒下。”

  对于涉及此类史实的细节,都是不厌其详,反复求证,有就是有,说了就是说了,做了就是做了,不知道的就写不知道,猜测就标“猜测”,不掩饰、不夸大、不刻意忽略,力求忠实记录这段历史。全书共3.5万字,150页,分10章41节,图片200多张,句句字字务求真实,成为这段历史的真实材料。

  三、思考两岸的温度

  笔者是满怀尊敬的心情来写此书的,对王在昌先生的事迹充满了钦佩,“王在昌的经历不可谓不传奇,从日占区到东北,寻找解放军,辽沈战役中开始做敌军工作,后随部队南下攻克天津,解放北京,再到土匪横行的湘西进行剿匪工作,后到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进行战场喊话,再到福建前线通过风筝、气球向金门、台湾进行空飘宣传战,一路凭一张嘴一支笔开展心战工作。他在我军联络系统工作时间最长,所有联络工作公开的秘密的、组织的宣传的、国内的国外的、训练俘虏、战场喊话、查案件办公司,全都做过。他的一生,几乎就是解放军瓦解敌军的历史,这样的历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我们永远的财富”。

  不是因为王在昌的事迹多么伟大崇高,不是他风筝放得有多好,不是他气球飘得有多准,而是透着温暖的力量。当事人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感知世间冷暖的有心人,怀着对别人、对军队、对社会、对国家深深的爱。比如在养虾的时候,有这样的段落:“王在昌找侯灵舟,打电话到福清县,福清领导也无奈,日本人最后也撤走了,只留下了虾可以养殖的一个结论。让王在昌一直痛苦不已。” 比如在生意场上,有这样的段落:“那一年广交会时,通利公司的同事参加交易会,会上发现镍的价格突然上涨了,涨到2300美元一公斤,当时公司就在考虑是不是也涨。王在昌认为,做生意就是要讲信用,说好的价格就按原来的价格卖给他,于是还是原价给了这家公司。”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片断,却是当事人人格魅力的折射。

  当事人除了有自己追求爱情的勇气,还有深沉的对两岸关系的思考,期望在战争结束后,通过交流往来,拉近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不论是战场上对敌人的心理瓦解、对峙时期发出的心理战信息,还是和平时期两岸交流交往、经济融合,始终坚持诚信、正直,以堂堂之阵、大国风范来拥抱和感召同胞,对我们当前的对台工作,兴许这也能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吧。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