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8年第三期  > 正文

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回顾与思考

日期:2018-08-30 09:53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作者:韩冰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大陆与台湾是‘根’与‘叶’的关系,这不仅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轨迹中可以得到强有力的证明,还可从大陆民间宗教文化的代表——妈祖信仰在两岸传播、发展的轨迹中得到印证。”台湾妈祖信仰在谱系传承、信仰内核等方面,与祖国大陆妈祖文化有着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联系。2017年9月23日至10月9日,福建莆田湄洲妈祖暌违20年再次赴台巡安赐福,经过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彰化县等10个县市及89座宫庙,所到之处万人空巷、人潮如涌。岛内信众争相拜谒接驾盛况,既展现了妈祖信仰在台湾宗教与世俗社会生活中广泛且深沉的影响,也表明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两岸同胞拥有牢固的精神纽带。在两岸同胞走向心灵契合、两岸社会迈向融合发展的历史阶段,妈祖文化承载并彰显的纯孝、仁爱、进取、爱国等价值观念,为中华儿女携手反“独”促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一、妈祖信仰的产生与发展

  妈祖是中国民间最受尊崇的女神之一。据史料记载,妈祖是“湄洲林氏女”(《仙溪志》),诞生在福建莆田县湄洲屿一户林姓人家,她“自始生至弥月,不闻啼声,因命名曰‘默’”(《天妃显圣录》)。人们一般认为,妈祖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3月23日,卒于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秋,只活了27岁且终身未婚。相传妈祖生前扶危救难且屡显神通:“驱邪救世”,“常驾云飞渡大海,众号曰‘通贤灵女’”(《天妃显圣录》);“能知人福祸,乡民以疾告辄已”(《天妃庙记》);“乘席渡海,云游岛屿。人呼神女,又曰龙女”(《闽书》)。《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也以浓墨重彩的方式描绘了妈祖“润泽万国,福庇兆民”的一生:“浦沱胜境,兴化湄洲。灵应威德非常,孝感神通广大。救厄而平波息浪,扶危而起死回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林默离世后,湄洲屿人感念其恩德,“立庙于本屿”(《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祈求她继续庇佑与造福苍生。

  历经百余年发展,妈祖信仰逐渐由民间走向庙堂,并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船队中途遭遇险浪,船上莆田籍水手在惊恐无助的情况下祈祷“通天神女”(妈祖)相助,船队转危为安。路允迪返航后即为妈祖奏请赐额,宋徽宗欣然赐“顺济”庙额。妈祖崇拜由此从地方民众自发的崇祀活动,演变成一种在中国广大沿海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公众信仰。南宋王朝建立后,海洋活动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上升,“海神”妈祖也因此被朝廷正式敕封达13次之多。宋元易代,海运与漕运成为新王朝沟通南北经济的两条大动脉,其统治者亦十分推崇妈祖信仰,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封妈祖为“护国明著天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封她为“护国庇民明著天妃”,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又加封“护国庇民广济明著天妃”。明清两朝同样重视妈祖信仰的政治、社会效应。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敕封妈祖为“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钦差太监郑和往西洋,水途适遇狂飚,祷神求庇,遂得全安归”(《天妃显圣录》)。明成祖朱棣认为妈祖“神功浩大,重裨国家”,封她为“护国庇民灵应弘仁普济天妃”,命令官员在北京、南京、湄州、长乐、太仓等地兴建天妃庙,并写碑文褒扬妈祖。明清鼎革,清廷于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第一次敕封妈祖,沿用明代“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封号,并把妈祖崇拜“载诸祀典”。这一时期,福建、台湾等地妈祖信众开始直接称妈祖为“天后”。受此影响,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朝廷正式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并敦促沿海各省修建天后宫,以安抚民心。乾隆以降,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也多次敕封妈祖,显示出清王朝对妈祖非同寻常的重视。

  妈祖信仰始于民间一隅,成于地方信众追随,盛于封建王朝统治者的推崇。历经一千多年的传承与播化,在士、农、工、商等社会群体的共同作用下,妈祖信仰逐渐成为一种容纳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元素,兼具参与者广泛、功能多元等特征的重要民间宗教,也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妈祖文化。妈祖文化由妈祖信仰发展而来,“包含了从妈祖信仰到从信仰而产生的一系列派生文化和派生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而“妈祖文化的道德内涵(即妈祖精神)则是妈祖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

  二、妈祖信仰在台湾的传播

  妈祖信仰从祖国大陆传入台湾,并成为当地民众的主流信仰,根本上是由于两岸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血缘、人缘、地缘、神缘等联系。据载,早在南宋时期,泉州、漳州、莆田等地底层劳动人民即陆续前往澎湖、台湾等地谋生,他们将妈祖信仰带到台湾。“早期移民在渡台之际,动身之前,都要到当地妈祖庙祭拜,还要许愿一番。许多人祭拜之余,还要从寺庙带走一把香火、一尊小型神像,祈求分身的神像能与信徒同舟共济去开辟新的天地,保佑移民一路平安顺利。”

  明清时期,祖国大陆沿海地区居民迁居台湾的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澎湖县府所在地马公市建立了台湾最古老的妈祖庙——天后宫。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妈祖被奉进台湾本岛,台湾各地开始建庙祭祀,并尊之为“圣母”。道光年间,台湾中部地区已建妈祖庙72座。妈祖在台湾受到不同族群的欢迎,成为共同的守护神。“台湾往来神迹尤著,土人呼神为妈祖。尚遇风浪危急,呼妈祖,则神披发而来,其效立应。若呼天妃,则神必冠帔而至,恐稽时刻”(《陔馀丛考》);“闽粤各有土俗,自寓台后已别成异俗,各立私庙。如漳有开漳圣王,泉有龙山寺,潮有三山国王之类。独天妃庙”,“几合闽粤为一家焉”(《淡水厅志拟稿》)。

  时至今日,妈祖信仰在岛内依然十分兴盛。据不完全统计,台湾现有妈祖宫庙5000余座,信众约1800万人,占台湾总人口75%以上。台中县大甲镇澜宫、彰化市南瑶宫、云林县北港朝天宫、台南市天后宫等主要妈祖庙,气势宏大且极具人气。以岛内规模最大、香火最盛的妈祖庙——北港朝天宫为例,该庙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占地2000平方米,妈祖诞日当天香客最高可达10万人。

   三、妈祖文化是促进两岸交流的重要桥梁

  福建莆田湄洲妈祖祖庙是台湾妈祖信仰的“源头”。台湾妈祖信仰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回“娘家”进香拜谒,赴妈祖祖庙“朝觐”亦是岛内信众的普遍愿望。妈祖信仰因此成为促进两岸交流、沟通两岸骨肉亲情、强化两岸割舍不断的民族情感的重要媒介。特别是在两岸暂时分离的特殊语境里,妈祖文化以巨大的精神凝聚力将祖国大陆与台湾紧密连接在一起。

  清朝时期,台湾大甲镇澜宫每隔20年便要组织信众前往湄洲进香。1895年,台湾被清廷割让给日本,岛内信众与祖国大陆往来受阻,被迫停止公开赴妈祖祖庙“朝觐”的活动,但台湾鹿港天后宫不顾日本殖民者的禁令,不定期组团跨海到湄洲谒祖进香,尤以1917年和1922年两次进香规模最大。1945年,日本侵略者战败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大批妈祖信众随即前往湄洲祖庙谒祖、割火。1949年,国民党政权退据台湾,岛内民众谒祖活动再一次被迫中断。

  20世纪80年代以来,祖国大陆沿海地区妈祖文化复兴,台湾同胞要求回湄洲敬神进香的愿望越发强烈,尝试冲破国民党当局的封锁阻挠,寻求可能的路径赴祖庙进香,逐渐形成“官不通民通,民通以妈祖为先”的氛围。1987年,湄洲妈祖祖庙筹划举办规模盛大的千年祭活动,以台中县大甲镇澜宫为代表的200多名妈祖信众借道日本奔赴湄洲,成为打破两岸近半个世纪政治坚冰的开路先锋。1989年,台湾宜兰县南天宫组织19艘渔船、225名香客直航湄洲,先后赴港里祖祠和湄洲祖庙进香朝圣,首创1949年以来两岸大规模民间直航的壮举。1991年,台湾嘉义圣恩宫组织327人从高雄乘客轮绕道日本开往湄洲进香,开创两岸首次通客轮的记录,结束了两岸同胞不能乘客船直航的局面。1996年,应台湾北港朝天宫的邀请,湄洲祖庙董事会组团参加朝天宫妈祖石雕像开光庆典,并走访部分妈祖分灵庙,是湄洲祖庙第一次走访台湾分灵庙。1997年1月24日至5月5日,湄州祖庙妈祖金身首次展开为期102天的巡台活动,1000多万台湾信众夹道欢迎,创下两岸交流史上“活动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行程最长、参与人数最多、在台湾影响最大等多项纪录”。

  进入21世纪,妈祖文化依旧是沟通两岸骨肉亲情、强化两岸共同民族情感的桥梁。2000年,陈水扁上台执政,大陆事务主管蔡英文强烈反对两岸“小三通”。但是,2001年1月,500余名信众却以宗教直航的方式实现了“小三通”。2002年5月,湄洲妈祖金身乘船直航金门,突破“小三通”限制,实现湄洲与金门、乌丘岛之间50年来首次双向客运直航。2006年5月,300多名金门游客乘坐金门“东方之星”客轮从海上直抵湄洲朝圣旅游,这也是湄洲与金门首次旅游直航。2006年,台湾妈祖联谊会50家宫庙4300名信众护送40尊台湾妈祖像“回娘家”,且选择从台中港和布袋港直航厦门东渡码头,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两岸“宗教直航”。2009年2月,428名台湾(嘉义布袋)妈祖信众经由海上客运直航抵达湄洲祖庙进香谒祖,这是2008年海峡两岸签订“两岸海运协议”后的第一个两岸海上客运直航活动。2016年5月,民进党再次上台执政,在历史、文化、宗教等领域加速“去中国化”,有绿营学者妄称“台湾妈祖已是一个以台湾为主体的独特文化体系,与大陆的妈祖信仰完全不同”。然而,台湾当局“文化去中”的行径阻挡不了两岸妈祖文化深化交流的大趋势。2017年9月,暌违20年后,湄洲妈祖再次赴台巡安,受到岛内信众空前欢迎即是明证。

  四、妈祖文化的核心价值构筑两岸牢固精神纽带

  在新的时空背景下,“台湾同胞到湄洲祖庙朝拜,其心理诉求已不同于以往的信徒祈求航海平安或祈求子息、祈求祛病消灾之类,而是为了求得精神的慰藉,更主要的是藉此认同中华文化”。因为妈祖信仰与文化本身蕴含着优秀中华文化的基因。妈祖信仰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系统互相渗透融合,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吸收了观音菩萨解厄消灾、救苦救难的神性,纳入道教神仙传说的框架之中,还与以忠孝著称于世的莆田九牧林氏发生连结,有力地拓展了自身的社会整合功能与结构。妈祖也从最初的“海神”,变成一个承载“爱国安民”“护国保民”“福国裕民”等愿景的主神,进而演化为代表纯孝、仁爱、进取、爱国等建构理想道德体系与社会秩序的精神力量的文化符号,也就是妈祖精神。

  纯孝是妈祖善良人格的集中呈现。《论语》对“孝”有这样的评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则将孝定义为“仁之本”。妈祖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维度就是“孝”。《圣妃显圣录》中提及的“伏机救亲”“访海寻亲”故事,凸显妈祖重孝悌、慈爱怀人的情操。在妈祖孝道的激励和感召下,古今妈祖信众中出现了许多孝子,台湾北港朝天宫的“孝子钉”就是突出事例。

  仁爱是妈祖优秀品格的基本特征。妈祖纯孝的精神投射进广泛的社会关系中,体现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慈悲情怀。“化草救商”“挂席泛槎”“焚屋引航”等传说充分体现了妈祖的博爱精神。普罗大众面对天灾人祸,“岁水旱则祷之,疠疫祟则祷之,海寇盘亘则祷之,其应如响”(《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时疫,神降,且云:‘去潮丈许,脉有甘泉,我为郡民续命于天,饮斯泉者立痊。’掘泥坎,甘泉涌出,请者络绎,朝饮夕愈,号‘圣泉’”(《顺济圣妃庙记》)。明永乐帝也曾题诗赞扬妈祖:“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

  进取是妈祖勇敢风格的积极勃发。海洋活动充满风险性,古代从事海上活动的渔民、商人、将士除祈祷妈祖保护、被动接受其庇佑外,还通过传颂妈祖勇斗惊风恶浪的故事来汲取信心与勇气,开拓奋斗、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以无畏艰难险阻、数次率领船队南下的郑和为例,他在《天妃之神灵应记》中写道:“而我云帆之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诚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保佑之德。”2017年9月,促成湄洲妈祖赴台巡安的台湾鸿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也表示,护驾“海上保护神”妈祖搭乘“海峡号”入台时,“想到先人坐木筏渡过黑水沟到台湾,精神之伟大,是我想要效仿的地方”。

  爱国是妈祖光辉神格的普遍升华。从历代王朝对妈祖的封号及妈祖传说中可以看出,妈祖精神的显著特点就是爱国。忽必烈授予妈祖“护国明著天妃”封号,朱棣赐予她“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善济天妃”,“护国”的意义明确指向国家整体福祉。而妈祖也确实在中国人民反抗殖民主义侵略者、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上留下过英名:明永乐十八年钦差都指挥张翥统领浙江定海卫水师大破倭寇,明万历三十二年金门主官沈有容驱逐荷兰侵略者,郑成功东渡收复台湾,施琅征澎湖与台湾,等等。这些事件背后都有“护国庇民”的妈祖鼓舞中华儿女驱逐外寇、御侮除凶、保家卫国。因此,早在1151年,黄公度就写诗赞颂妈祖:“平生不厌混巫媪,已死犹能效国功。”

  人同根、神同源、文化同脉,相同的文化与信仰是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无论是自然界的狂涛,还是人间的政治势力,都无法阻隔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底蕴的认同和向往。这种朴素而自然的民族情感,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