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8年第五期  > 正文

“时代力量”2018年选举布局评析

日期:2019-01-27 15:05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作者:韩冰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14年“反服贸运动”后,岛内政党政治格局丕变,国民党、民进党之外的新兴政党与政治人物获得前所未有的舞台与机会,高举“第三势力”旗号,踏入台湾政坛施展政治企图。在2016年“二合一”选举中拿下5席民意代表、摇身成为台湾立法机构第三大党的“时代力量”即为典型代表。不过,“时代力量”在成立之初就被外界视为民进党“侧翼组织”,摆脱民进党“附庸党”标签、攻占意识形态阵地、筑牢选举基本盘成为横亘在其发展道路上的“三座大山”。

  2018年“九合一”选举日趋临近,“时代力量”能否借机“开疆拓土”、展现独立壮大的政党实力,成为岛内外各界关注重点。

  一、“时代力量”全面抢攻县市议员席次

  目前,围绕年底“九合一”选举,缺乏“母鸡”翼护、地方无绵密组织的“时代力量”,在岛内18个县市、54个选区自提多名候选人投身县市议员选举,妄图蚕食“深绿”票源,企图站稳地方滩头堡,最大限度扩张生存空间,进而改变自身政坛“小绿”的弱势处境。

  一是建立地方党部与办公室为年底选举铺路。“时代力量”每年仅有3721万元新台币政党补助款,人力、财力较为拮据。但自2017年以来,已陆续在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新竹市、苗栗县、云林县、花东等地设立地方党部和办公室。“时代力量”组建这些基层组织的目的,就是为2018年地方选举打前站,“一方面把政党及其候选人的政治理念、政策主张等传递给选民,另一方面及时有效反映选民利益诉求,在政党与选民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

  二是力推多名年轻候选人吸引青年族群选票。“时代力量”进入政坛后,惯以“打青春牌”方式攫取青年群体选票。日前,“时代力量”提名41人参选县市议员,提名人多具年轻、“新鲜”等特点。其一,80后、90后为主力。41人中,80后、90后合计超过半数,最年轻者为参选高雄市议员(凤山区)的黄捷,年仅25岁。其二,候选人普遍具有较高学历。候选人中,除5人未接受过高等教育外,其余候选人均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还有3人有博士学位,毕业学校也多为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东吴大学等岛内名校。此外,台北市议员参选人萧新晟等人还具海外留学背景。其三,多名“社运明星”获提名。“时代力量”提名参选台北、新北市议员的候选人,多为岛内青年熟识的社运骨干,如“岛国前进”发起人之一林亮君,“反服贸运动”媒体组长吴铮,“黑色岛国青年阵线”创始成员黄郁芬,“黑色岛国青年阵线”行政组长曾柏瑜,等等。

  三是加强基层经营拓展政治势力范围。针对年底选战,“时代力量”虽未提名县市长参选人,但力拼能够在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新竹市、宜兰县等提名3人以上的县市议会成立党团,将政治影响力触角伸向地方基层。其一,集结重兵进军“双北”。台北市、新北市“中间选民”群体庞大、选民受教育程度高,是“时代力量”重要“票仓”。因此,黄国昌、林昶佐主责操盘,力推林颖孟、林亮君、黄智珊等11人参选“双北”市议员,且将政见主轴设定为环保、“同婚”等“中间选民”较关注议题,欲唤起选民投票热情。其二,争夺蓝营基层地盘。在民众政治光谱偏蓝的新竹市、苗栗县、云林县等地,“时代力量”提名8人竞选地方议员,其中,新竹市为4人。对此,“时代力量”秘书长陈惠敏称,新竹市选民平均年龄低,以“中间选民”居多,期望市议员当选席次能够达到3席,跨过在议会成立党团的门槛。其三,卖力经营绿营“票仓”。2016年,“时代力量”曾在高雄市拿下9.2万张政党票,对年底高雄市选情颇为乐观,力推林于凯、林子盟等人投入选战。另外,在绿营传统重镇宜兰县,“时代力量”围绕“九合一”选举提名较多,企图拿下3席县议员、2席乡(镇、市)民代表以及1席里长,深耕宜兰政治意图不言而喻。

  二、竭力进行选举造势

  相较基层派系完整的国民党、民进党,“时代力量”地方根基不深,殊难依靠派系运作打“组织战”,加之缺乏“中央”和地方执政资源投入,很难端出“政策牛肉”“绑桩固票”,只得通过炒作“公投”等议题进行选举造势,最大限度争取民众关注与支持。

  一是推动“台独公投”拉拢“深绿”群体。近期,“时代力量”不断鼓噪“公投法”修法补正,声称应将“领土变更”“公投制宪”等挑战两岸关系红线的内容加入“公投”选项。具体到年底“九合一”选举,多位“时代力量”候选人通过协助“东京奥运会台湾正名公投”联署增加曝光度、吸引“独”派势力选票。在台中市被取消东亚青年运动会举办资格后,7月底,6名新北市议员参选人鼓动民众签署“奥运正名公投”联署书,声称要让该“公投”一举达标。8月初,台中市议员参选人简嘉佑、李国祯等人接力开展“奥运正名公投”联署活动,称“台湾绝对不会屈从中国的压力”。

  二是树立民生“捍卫者”形象捞取政治资本。日前,岛内社会舆论对民进党力推的多项所谓“改革”反弹强烈,“时代力量”见猎心喜,极力塑造捍卫民众权益的政党形象,在打击民进党当局执政方面用力甚深。比如,围绕“一例一休”等议题,“时代力量”不惜与民进党翻脸交恶,在立法机构扮演强力监督角色,甚至一度与国民党有所合作。近日,针对蔡英文当局推出的“托育新制”等政策,“时代力量”提名的多位县市议员候选人火力全开,指责民进党当局决策粗糙、改革跑偏。“时代力量”高雄市议员参选人林子盟、基隆市议员参选人陈薇仲公开称,“托育新制”是“中央硬推,地方乱套”,虚掷大笔托育资源。

  三是通过全台串联、集体亮相等形式形成合力。其一,赴各地密集宣传。自7月中旬起,“时代力量”展开“接力前进议会”巡回活动,黄国昌称,要“从台湾头走到台湾尾”,向当地民众推介议员参选人。其二,采取联合竞选模式。由于“六都”市议员选举竞争激烈,为互相拉抬声势、节约选举经费,“时代力量”候选人进行联合竞选。在台北市,台北党部负责人林昶佐多次率黄郁芬、萧新晟、吴铮、林亮君、林颖孟等人召开政见发布会;在台中市,李国祯、许皓宁、简嘉佑、吴佩芸等4人,宣传造势均采取集体行动。此外,参选人还以开展特色化选民服务方式争取选票。曾为专业游泳运动员的新北市议员参选人唐圣捷,通过举办游泳营,利用自身专长教选民游泳,欲达到与民众拉近距离的目的。

  三、推行多元化政党“竞合策略”

  为赢得年底选战,“时代力量”极尽“合纵连横”之策,与民进党保持有限度合作,对国民党与其他小党毫不客气,通过同柯文哲维系良好关系赢取“中间选民”好感。

  一是同民进党保持暧昧关系降低后者戒备。民进党上台后,围绕政治资源分配问题,“大绿”“小绿”关系出现罅隙。针对年底选战,不甘继续扮演民进党“侧翼组织”的“时代力量”,在不与“大绿”彻底撕破脸的前提下,进行微妙选举操作。其一,与执政不力的蔡英文当局进行适度区隔。民进党候选人背负“中央”执政不力的沉重包袱,“时代力量”在“劳权”等议题上刻意与民进党保持距离,甚至直接批评台湾当局施政,企图借此避免受到民进党拖累。其二,同部分民进党参选人结成利益“同盟”。日前,民进党新北市市长参选人苏贞昌民调落后,黄国昌公开表示力挺,苏贞昌则积极帮“时代力量”市议员参选人站台。在台中市,林佳龙代表的民进党“正国会”与“时代力量”多次展开深度合作,“时代力量”在台中造势活动得到林佳龙大力支持。在桃园市,“时代力量”早在2017年就表态支持市长郑文灿连任,而“时代力量”在桃园举办募款餐会时,郑文灿逐桌敬酒,维系互惠局面。

  二是攻击国民党讨好绿营基本盘。在台北、新北等地,“时代力量”以攻击抹黑国民党候选人、讨好“深绿”群体、抢夺蓝营席次为主要目标。针对国民党新北市市长参选人侯友宜、台北市市长参选人丁守中、基隆市市长参选人谢立功、桃园市市长参选人陈学圣等共同举办的“反对深澳电厂”活动,“时代力量”称马英九当局2015年就已推动“深澳电厂计划”,批“换党执政就换脑袋”。台中市被取消东亚青年运动会主办权后,“时代力量”与民进党联手“打江攻卢”,质疑国民党台中市候选人卢秀燕竞选团队主委江启臣和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团赴陆,“使中国介入岛内选举”。

  三是通过与柯文哲互动博取“中间选民”好感。台北市市长柯文哲作为岛内政坛“非蓝非绿”代表性人物,话题性强,媒体曝光率高,在“中间选民”群体中颇有市场。此外,“时代力量”与柯文哲的支持者高度重叠,认同“时代力量”的选民,对柯文哲的好感度及其连任市长的支持度都超过七成,而柯文哲也有意延续2016年选举时的“台北改革阵线”模式,拟在台北市议员选战中支持新兴政党候选人。曾猛批柯文哲“两岸一家亲”说法的“时代力量”,出于选举利益考虑,虽多次声称不会同柯文哲“结盟”,“要走自己的路”,但其市议员候选人又屡屡通过靠拢柯文哲吸引年轻选票。2018年下半年以来,“时代力量”台北市议员参选人与柯文哲互动不断。6月,“时代力量”台北市议员参选人萧新晟竞选办公室开幕,柯文哲受邀参观;7月底,“时代力量”台北市议员参选人林亮君成立竞选总部,同样邀柯文哲站台,柯文哲欣然出席活动并鼓励林亮君争取20—40岁族群选票。

  四是封堵“社民党”等潜在竞争对手发展道路。“时代力量”目前虽是台湾立法机构第三大党,但在乡镇市长与市议员层级尚未站稳脚跟,年底选战成为其在基层打基础关键一役。为阻绝可能的竞争对手——同样具有新鲜形象且可为选民提供另一种选择的“社民党”等其他小党发展之路,“时代力量”1月推出第一波议员参选人名单时,与其他小党展开肉搏战,主动放弃同“社民党”“绿党”就提名问题进行协调的机会,欲借年底选战彻底封杀他党发展空间。例如,在台北市,“社民党”背景的苗博雅等人宣布“插旗”大安文山区、松山信义区等选区后,“时代力量”在这些选区推出林颖孟、吴铮等“强棒”予以挑战;在桃园市,“绿党”在中坜区、平镇区、桃园区提名在任市议员王浩宇、欧阳霆以及“华山基金会前站长”罗岳峰后,“时代力量”力推桃园市党部副执行长刘佑龙、龙华科技大学兼任讲师简智翔等投入中坜、桃园区议员选举,与“绿党”进行正面对冲。

  四、深耕基层难挽“时代力量”发展颓势

  “时代力量”顽固死守“台独”立场、钻营选举操作、不能营造良好政党形象,受岛内政治结构及自身综合性因素影响,发展空间有限,即便在年底的“九合一”选举中收获若干地方议员席次,但也无法改写“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政治命运。

  一是党内路线纷争潜藏分裂危机。“时代力量”借时势而起,在政党组织结构上走“柔性政党”路线,未采用“刚性政党”模式,既没有全体党员或党员代表大会,也没有制度严格的党中央,仅靠“明星党员”聚拢人气,政党发展气势受挫或精神领袖权威受损时极易组织涣散。2017年初,“时代力量”重要成员、主席团成员冯光远即公开发表退党声明,批“时代力量”已蜕变成“国运昌隆党”。日前,围绕“劳基法”修法等议题,林昶佐与黄国昌多次爆发冲突,还有党员提议林昶佐取代黄国昌担任主席,显见其内部分歧没有得到有效管控,党内裂隙呈扩大态势。

  二是国、民两党强力挤压使其难以突围。作为新兴政党,“时代力量”尚未确立明确发展方向和政治市场利基,盲目冲撞传统蓝绿两党格局。一方面,称要“边缘化国民党”,但又无法拿出超越国民党的两岸关系政策论述,一味“反中”“打蓝”难以赢得蓝营选民青睐。另一方面,在实际政治运作中,为与民进党做出区隔,在立法机构与之采取“时而合作、时而批判”的策略,过程中不免与民进党产生龃龉。面对年底选举,主攻青年、网络族群和“深绿”选民,同政治理念、政策立场接近的民进党争抢票源,对此,多名民进党民意代表明确表示,将不再礼让“时代力量”。目前来看,“时代力量”既无法获得国民党信任,也难以同民进党再次展开深度合作,即便其在“复数选区多票制”的县市议员选举中有所斩获,但在层级更高、分量更重的台湾立法机构选战中,受“单一选区两票制”限制,恐遭蓝绿两党共同绞杀。

  三是政治表现不佳导致支持群体流失严重。成立之初,“时代力量”打出“革新”“正义”等旗号,其创党成员又有“反建制英雄”头衔,与传统政党相比,颇能够迎合青年选民胃口,其发展后势一度被各方看好。但近两年来,由于在岛内政坛政治表现不佳,支持度一路下滑,从2016年的14.6%跌到2017年12月的8.4%,再跌到2018年1月的5%。究其原因,主要是“时代力量”资金多来自海外“独”派,“时代力量”为满足这些“金主”的政治想象,不断鼓噪“公投独立”等“台独”议题,政策论述日益偏离社会发展、公平正义等初衷,导致其对年轻选民整体吸引力不断下降。

  四是与“社民党”等岛内其他小党陷入恶性竞争。一度声名鹊起的“公民组合”自2015年分裂为“时代力量”“社民党”后,整合问题成为“时代力量”处理与“社民党”等其他小党关系的“阿喀琉斯之踵”。2016年立法机构选举中,政治性格“孤傲”的黄国昌不愿与“绿社盟”合作,浪费了“绿社盟”30万张不分区选票、至少1到2席不分区民意代表席次。2018年“九合一”选举趋近,“时代力量”虽亟需在多席次议员选战中攻城掠地,但仍未与“社民党”等就冲突选区提名问题进行协调。面对“时代力量”傲慢姿态,“社民党”“基进党”“绿党”于近日成立“社会福利国家连线”,宣布“5市5党团”连线主轴,声称要在年底选战中“一起对抗‘时代力量’”。

  五是急“独”政治立场使其难获多数台湾民众认同。在政治定位上,“时代力量”虽自诩为冲破蓝绿格局的“第三势力”,其主张也有“左翼运动”色彩,但“时代力量”本质上还是急“独”势力代表。目前来看,“时代力量”因走激进“台独”路线,俨然已成为岛内“深绿”势力代表,因此,即便可在短期内吸引部分“深绿”选票,在“独”派市场中求表现,但囿于政党领导人“台独”意识形态挂帅、格局狭窄无法整合“第三势力”等因素限制,还是无法在两岸关系等影响岛内民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议题上发挥正向作用,自然也就难以成为台湾同胞的“最大公约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