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9年第一期  > 正文

马英九两岸认识转变原因探析

日期:2019-02-20 08:44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作者:郭振家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18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3周年纪念。三年来,两岸情势已发生很大改变。马英九从下台时的“跛脚鸭”和“票房毒药”,转变成为受人欢迎的“助选明星”。马英九在主题为“两岸关系何去何从”的研讨会上提出“不排斥统一,不推动台独,不使用武力”新主张,媒体将其称为“新三不”政策。马英九的表态受到两岸专家学者热烈关注,也引来蔡英文当局猛烈抨击。蔡英文称,马英九对中国大陆及国际社会“送出错误的讯息”,让人有那种“扯后腿”的感觉。马英九办公室随即痛批蔡英文,又是在为选举炒作统“独”议题。

  马英九“新三不”表态为何引来如此多关注?马英九这三年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在民进党“台独”理念冲击下,台湾社会正不断走向分裂和对立,马英九对于两岸认识的转变是否能够代表台湾普通民众呢?或许,“九合一”选举中蓝营的重新归队已经揭示了答案。

  一、马英九时期两岸关系迈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新阶段

  马英九是一位个性鲜明的领导人,2008—2016年执政8年间,马英九坚持“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积极推进两岸经贸合作与社会各界文化交流,建设性地提出两岸之间“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先经后政、循序渐进、外交休兵”,在国际舞台上则是坚定维护中国在钓鱼岛和太平岛的主权。因此这8年间,两岸经贸交流与多领域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两岸先后实现“三通”(通邮、通商、通航)、签署了包括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内的20多项协议。国共两党高层互动机制也在不断深化,层级越来越高。从2008年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举行两次会谈,到2015年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新加坡会面,两岸交流持续升温。在祖国大陆的善意释放下,台湾还维持了不增不减的“23个邦交国”,并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世界卫生大会和国际民航组织大会。所以,这个阶段也被媒体称为“两岸60年来的最佳时期”。

  然而在马英九第二任期,由于国民党内部不团结,2013年“马王政争”爆发,2014年“反服贸风波”以及“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均受到重创。国民党士气低落,不仅影响到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而且两岸交流互动也受到波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再次大败,马英九似乎是难辞其咎了。

  二、旧“三不”政策争议不断

  马英九执政时期“三不”政策一经提出就倍受争议。2007年马英九访日时,提出“不统、不独、不武”两岸政策主张。这种政策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或许有其积极意义。因为从2000年至2008年,陈水扁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不断触碰祖国大陆的“红线”。陈水扁不仅提出了所谓“台独时间表”,还妄想实行“台独公投”。陈水扁的“急独”政策引起了两岸中国人的警惕,而马英九提出的“三不”中,明确提到了“不独”,等于是给陈水扁错误的两岸政策以“急刹车”。

  然而,马英九在“三不”政策中将“不统”与“不独”并列而论,本身就存在着语焉不详、自相矛盾。马英九曾经表示:“台湾确实有部分人主张‘台湾是独立的’,这看法我不赞同,……但‘国民’当中有人有这样的想法,这是言论自由的范畴,我们应该容许。”马英九在就任后坚持了这种“和稀泥”的说法和做法,解释“三不”中“不统”时,强调“两岸目前尚未统一,统一条件还不具备”,解释“不独”时则说,台湾是“和平制造者”而非“麻烦制造者”。事实上,统“独”议题涉及到大是大非,是坚持“中国的主体性”还是坚持“台湾的主体性”,本来是不可调和的。马英九这样“遮掩”其实是某种程度的“掩耳盗铃”。

  长远来看,马英九这样的论述潜在危害性不容忽视。首先,“三不”主张使得两岸之间没有了长远发展的论述空间。既然走到哪里都只强调“不统不独”,那么,未来两岸如何走向“终极统一”,还是永远只是追求“终极维持现状”,中华儿女翘首以盼的统一大业就这样无限延迟吗?其次,马英九的“不统不独”论述同时引发“深蓝”和“深绿”民众的不满,而马英九的主张表面上迎合了中间选民,实际上是替国民党“自断筋脉”。国民党不再坚持“中国的主体性”,到处强调“不统”,会使人质疑马英九作为国民党主席还有多少“忠贞度”。此外,即便这个主张希望赢得中间选民支持,但中间选民的主张、诉求和立场是最容易“漂移”的,所以马英九这种论述难以避免会走向“亲痛仇快”。第三,由于马英九到处强调“不武”,表面上是爱好和平的表现,但实际上也给了“台独”势力推动“和平独立”的想象空间。今天,两岸现状的本质仍是“内战遗留问题”,双方并未签署“和平协议”,祖国大陆对台湾的善意是基于马英九和国民党对于“九二共识”的认同。所以,一定程度上,马英九的论述是在给“台独”发展壮大进行“侧翼掩护”。

  所以,马英九在任8年,台湾社会并未压缩“台独”发展空间,再加上民进党的有意推动,台湾的“本土意识”和“去中意识”仍在大行其道。2015年,当国民党想推动坚持“一个中国”的“历史课纲微调”时,遭遇了“独”派的强烈抵抗,最后只好作罢。3年后的2018年10月25日,当台湾多名历史教师召开“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记者会,呼吁历史教学不应受当局意识形态影响,并抗议当局历史教育“去中国化”之时,马英九在记者会致词时表示,自己在任内未能完全“拨乱反正”,因此深表歉意。然而,这样的道歉又能够有多大用处呢?!

  三、新“三不”政策意义更趋积极

  马英九的新“三不”政策提出实际上是有一个过渡期。2018年9月,马英九曾经提出一个可被称之为“初级版”的“三不”,即“不怕统一、不搞台独、不用武力”。从“三不”的6个字,到这次12个字,有些内容阐述更加清晰。这个“不怕”可以界定为“心理层次”的思考,从“不统”到“不怕统一”可以理解为论述者心理上从排斥到“小心地正视”,这或许是在战胜某种“心理恐惧”,是一次重大转折和飞跃。

  2018年11月7日,马英九又提出可称之为“高级版”的“三不”,即“不排斥统一,不推动台独,不使用武力”,内容就更加具体了。从“不怕统一”到“不排斥统一”,可以看到论述者心理上已经走向某种“接受”的暗示,尽管“不排斥”还是不能完全等同于“接受”。这个表述之所以意义重大,就在于跳出了过去马英九经常讲的“不统、不独、不武”(本质上是“两岸维持现状论”),有朝着两岸统一方向推进的意味。

  众所周知,马英九并不是国民党中“深蓝”的代表,所以,马英九两岸认识转型以及在公开场合表态,可以看作向普通民众“试水”。这次,马英九并没有被贴上“急统”标签(比如像洪秀柱一样),说明台湾民众越来越理性的思考方式。当然,也因为大家知道马英九是一个严谨的学者型官员,正如他此次所讲,他是依据“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思考两岸未来,他认为以“不排斥统一,不支持台独,不使用武力”原则维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现状,对台湾才是最佳选择。

  四、马英九两岸认识转变原因探析

  从2007年到2018年,11年后的马英九为何在两岸认识上有重大转变呢?这种转变对他而言,既是深刻的思考,又或许是痛苦的抉择。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是马英九绕不过去的。

  (一)马英九过去主张“三不”,结果却是民进党壮大和最后执政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是因为人们可以从失败中总结教训,进而校正未来前进的方向。马英九执政8年曾对岛内民主发展笃信不疑,然而,他并未想到自己“不粘锅”却难以阻止别人“不粘锅”,自己奉公守法却难以保证别人“不关说”。马英九执政下的国民党对于民进党极尽宽容,虽然抓了贪腐的陈水扁,但从人道主义考虑还是允许陈水扁“保外就医”。然而,民进党是否就会感激马英九呢?2016年国民党“在野”后,民进党迅速组建“不当党产委员会”清算国民党,不当党产清算从1945年开始,真可谓“刀刀见骨”。甚至于民进党将现在的意识形态凌驾于历史之上,肆意解释,大行“去中国化”“去蒋”“去孙”等政策。更有甚者,有一些民进党人马上就对马英九提告,用意是即便不能让马英九像陈水扁一样入狱,也要让马英九的名声大大受损。

  这就是台湾的民主现状。这哪里是民主,分明是包藏在“民主”外衣下的“革命”,民进党想革的就是“中国国民党的命”。所以说,马英九过去所主张的“三不”,未能壮大台湾统派却壮大了“独”派,这样的主张又如何能够积极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二)祖国大陆的实力、目标和诚意感召人心

  认识祖国大陆,既可以横向比较,比如与美国和欧洲比较,也可以纵向比较,比如与过去贫穷、落后的祖国大陆自身比较。改革开放40年来,祖国大陆在不断飞速发展。2010年,中国大陆超越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世界第二。2017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5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越台湾。台湾社会信息并不闭塞,有心人如果想了解祖国大陆发展成就,都可以获得大量详实数据。祖国大陆的飞速进步与追求中国梦是分不开的。中共十八大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伟大复兴一定是要与两岸完全统一相联系,这个目标需要几代人坚持努力,是中华儿女的长期追求。所以,祖国大陆领导人以极大的诚意,推动了两岸领导人会晤,真正展现了“两岸问题只要两岸中国人坐下来谈,没有什么不可以谈”的魄力和勇气。相比之下,以往马英九一味逃避,使用“不统、不独、不武”这样的论述不仅落伍于时代,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并无助益。

  (三)国民党的未来系于中华民族复兴

  中国国民党由孙中山先生创建,在推翻中国封建王朝、统一全中国和争取抗战胜利的艰苦斗争中均曾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国民党在蒋介石时期到台湾之后,从“反攻大陆”到“立足台湾”,到今天向民进党的“本土化”理论投降,不仅失去了追求“自由、民主、均富的中国”之勇气,也失去了向“台独”分裂势力斗争的魂魄。2016年至今,民进党再次执政。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日益恶化,忽视民生疾苦,选举时不断操弄统“独”议题,妄图借助两岸之间的对立升级掩盖民进党的执政无能,台湾当前经济的不景气与韩国瑜口中“高雄二十年又老又穷”何其相似。更有甚者,民进党不仅大肆推行“去中国化”,还美化日本侵略和“台独”活动,长此以往,台湾势必将变得与祖国大陆越来越疏离。所以,现在恰恰是国民党挺身而出的时机。国民党应当立足于“爱台湾”和“爱中国”,坚持“九二共识”并且与民进党的虚构意识形态作坚决斗争,重构基于“一中”理念的“魂与魄”。当前的国民党人应当再现当年先贤为了民族和国家舍生取义的热血精神,有勇气和担当,向民众深入阐明,台湾的未来不在美国和日本,而是在正在快速发展的祖国大陆,两岸是注定无法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和平统一的实现符合台湾人民长远利益,也符合全体中华儿女的殷切期待。

  五、结语

  马英九的旧“三不”,虽有助于暂时两岸关系的缓和与稳定,但其核心意涵是僵化地“维持现状”,因此一直争议不断。马英九的新“三不”,则积极提出了“不排斥统一”,代表了部分国民党人开始逐渐直面一个中国议题,这是国民党人重要的思想纠正,也是回归初心的开始。

  台湾社会实现民主化之后,国民党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下降。然而在此次“九合一”选举之时,国民党不仅实现了蓝营的回归,还以马英九为代表提出了新论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个勇于思考的马英九,或许预示了中国国民党在历史危机的重大时刻,仍然有能力凤凰涅槃。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