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9年第一期  > 正文

对台工作的重要航标《告台湾同胞书》

日期:2019-02-20 09:20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作者:杨晶华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正式提出实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拉开了两岸和平发展新帷幕。40年来,两岸关系从军事对峙到缓和改善再到和平发展,进而深入交流,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擘画了两岸和平统一路线图,为对台工作做出新指引,具有划时代重要意义。

  一、《告台湾同胞书》的提出与重要意义

  《告台湾同胞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从国际因素层面,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美国不仅承诺“断交、废约、撤军”三原则,还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既是历史事实也是法理事实。从国内因素层面,在结束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后,党中央以卓绝的眼光、坚毅的勇气、惊人的智慧、务实的思路、创新的视角做出政策转折的重要决策,推动祖国大陆以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加速进入全方位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全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新时代,对台工作也被纳入到改革开放整体进程中,以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出现拐角式变化。

  《告台湾同胞书》从多个层面立体、系统地为对台工作指明方向与方式,并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进行了规划。首先,指出两岸关系发展方向是祖国统一,这既是历史必然亦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凝聚力使然,并且这无论是之于祖国的强盛、还是之于亚洲及世界的和平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指出两岸关系发展宗旨应该是和解而不是持续对峙,两岸分离,来往断绝,骨肉同胞无法团聚,已使民族、国家、人民遭受巨大损失,因此结束这种局面符合两岸中国人以及全球中华儿女的心愿。第三,提出推动两岸合作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这是两岸都应坚守的立场,台湾当局也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对实现祖国统一的事业作出宝贵的贡献”。最后,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动力是合作共赢,而不是争斗零和,“双方应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

  《告台湾同胞书》是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重要调整,开启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时代,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对台工作适时调整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突破性进展

  《告台湾同胞书》发布40年时间里,以两岸和平统一为重心,合作互利为主轴,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等领域的关系已发生实质变化,并取得诸多突破性进展。

  (一)政策层面:步步细化,层层递进

  《告台湾同胞书》发布当日,国防部部长徐向前率先发表关于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炮击的声明,两岸军事对峙紧张局面开始缓解。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于1981年9月30日发表有关和平统一台湾的九条方针政策,对《告台湾同胞书》中的倡议与规划进行了细化,形成了“一国两制”雏形。随后,邓小平于1982 年 1 月 11 日创造性地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祖国大陆据此形成了对台工作基本方针和一系列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破冰并趋于缓和。两岸分别成立海协会与海基会,并逐步达成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与一系列其他协议。以一个中国原则底线思维与求同存异创新思维为指导,两岸之间达成一定程度的政治互信,并基本破解了困扰两岸交流的政治难题。

  1995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针对国际形势发展态势与台海局势新状况,对于发展两岸关系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发表八项政策主张。首先,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并针对“台独”行动与言论进行强有力回击,无论是台湾地区涉外事务还是两岸关系发展都须遵循底线原则。其次,针对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提出操作性、可行性更强的建议。第三,以共荣共利为原则,站在中华民族高度,提出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及加速突破直接“三通”等具体倡议。最后,以最真切的诚意表达了愿意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针对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共同协商、共同努力的美好意愿。

  200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题为《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讲话,除了再度强调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是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基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外,对于两岸经济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与目标,指出可签订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以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与机制化建设;对于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给予更高期许,并具体区分台湾意识与“台独”意识,充分强调中华文化发扬与传承;对于台湾地区“国际活动空间”处理问题,在坚持底线原则前提下,体现更大弹性与灵活性;对于构架两岸和平发展框架,倡议“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二)实践层面:层次深化,领域拓宽

  从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到现在,两岸关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实现质的飞跃。40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历程让两岸走得更近了,认知更多了,理解更深了。两岸在经济、社会融合上也出现很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两岸经济交流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迅速发展到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再由交流逐步走向融合的历程,领域逐步拓宽、规模大幅扩大、层次走向多元。40年来,两岸经济关系从经由香港的间接贸易起步,已发展为共同深入参与全球供应链。两岸贸易总额从1979年0.8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1993.9亿美元,增长倍数以千计,祖国大陆从台湾地区进口总额从1979年0.2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1554亿美元,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出口总额从1979年0.6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439.9亿美元。截至2018年6月,祖国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04314个,实际使用台资671.1亿美元,占累计吸引外资金额3.4%。两岸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局,两岸经济合作一度形成制度化与机制化。吸引台商投资方面,祖国大陆制度化与机制化程度大幅提升,不仅通过完善法制化建设保障台商、台胞在祖国大陆的利益,搭建商谈机制推动两岸经济交流,还建立了一系列涉台园区,如多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等,为台商提供更好投资环境。

  二是两岸互联互通经历由单向到双向,再到多领域、多层次、多面向的广泛交流局面。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祖国大陆探亲,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被打破。1992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同胞经第三地对祖国大陆间接投资和进行技术合作。1993年,两岸邮政部门正式互办挂号信函业务。1997年,福州、厦门到高雄港海上直航试点启动。2003年春节,两岸首次实施客运包机。2008年12月15日,实现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40年来,两岸真正实现“三通”,并且两岸人民往来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单向到双向,再到多领域、多层次、多面向的广泛交流局面。1987年,两岸人员往来只有46679人次,至2017年底已增加至878万人次。两岸人员往来日益密切,两岸同胞交流更趋频繁,并且实现了两岸双向旅游,尤其在马英九执政期间,祖国大陆民众赴台观光旅游人数一度出现井喷式暴增。两岸民众之间认知在加深,民族感情在增强。

  三是两岸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经历从艰难起步到双向交流,从砥砺前行到纵深发展过程,层次逐步深化,辐射日趋宽泛。第一,高层级文化交流盛事增多,如两岸故宫高层互访、两岸共同参与上海世博会,合编《中华语文大辞典》与《两岸常用词典》,《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等。第二,文化交流领域由图书、书画、戏曲、音乐、舞蹈逐步拓展到影视、出版、博物馆、新闻、民间艺术、地方文化等。第三,关涉文教交流议题讨论平台增多,探讨深化,如“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海峡论坛”“两岸文化论坛”“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以及各类专题研讨会。第四,文化创意产业为两岸文教交流注入新动能。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为两岸推动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提供重要助推力,还成为两岸民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交流合作的重要联结。为了保障文创产业全面、深入合作,两岸于2010年签署《海峡两岸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并搭建重要交流渠道与平台,如“北京文博会”“深圳文博会”“海峡两岸文博会”“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两岸青年创客联盟”等,以及各地筹建的文化创业园区。第五,两岸学历教育全面对接初步成型,人员互动交流深度、幅度大大提升,两岸高校间校级合作频繁、多元,并且形成一系列高品质交流品牌。

  40年来,两岸在文化、教育等领域推动各类深层次交流合作,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共同传承和弘扬,民族情感的增进。

  三、新时代两岸和平统一路线图成为对台工作重要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策主张。提出了“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重要思想,指出发展两岸关系应以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着眼点和落脚点,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

  1月2日,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不仅回顾了两岸关系从紧张对峙到缓和改善,再到和平发展,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发展历程,肯定了反“独”促统取得的重要成果,从历史定论与中华民族复兴角度,强调了国家统一具有应然性与必然性,而且站在全民族高度上,以兼容并蓄、合作共赢、创新发展为原则,规划了两岸和平统一路线图,也擘划了统一后的美丽图景。

  国家统一既顺应历史又适应时代,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大势。习近平总书记除了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准则,台湾问题是事关核心利益的内政问题,坚决反对“台独”与外部干预势力外,还重点从几个方面为新时代对台工作进行纲领性指导:一是推动“两制”台湾方案探索。制度设计应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前提下,遵循“五个充分”原则,即“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充分保障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二是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因应对象进行精准定义,着重申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体现了争取和平统一的诚意与善意。三是明确提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两岸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新思路,在既往推进过程中,已显现正向作用,未来也会是对台工作重要抓手之一。四是提出两岸交流要“应通尽通”,一方面提出要着力打造 “大四通”,即“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另一方面提出率先实现“小四通”,即“实现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体现对台工作创新思维。

  40年春华秋实,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两岸关系已发生巨大变化,但祖国大陆始终将台湾问题视为核心利益,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正如《告台湾同胞书》所指出的,这是两岸双方共同立场和合作基础。相信只要两岸同胞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义上,和衷共济,终有一天心灵会在交汇点上聚合。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