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9年第二期  > 正文

台军“汉光”演习历史考察

日期:2019-08-20 09:46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作者:瞿定国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台军“汉光”演习是台军层级最高、规模最大、合成度最高、实战性最强的三军联合作战战役系列演习。自从1984年“汉光1 号”演习举办以来,台湾的政治局势和两岸关系,以及台湾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依据军事战略,制订演习想定

  台军“汉光”演习想定,是以台军军事战略为依据制订的。军事战略有所变化,演习内容也就随之调整。

  台湾当局的军事战略,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国民党军溃退台湾到实行政党轮替时,在国民党主政下,其军事战略演变可分为“攻势作战”“攻守一体”和“守势防卫”三个时期。第二阶段是台湾实行政党轮替以后,台湾军事战略有了不同于第一阶段的变化。陈水扁上台后,推行“有效吓阻、防卫固守”(即“攻势作战”)战略。马英九主政后,推行“防卫固守、有效吓阻”(即“守势作战”)战略。蔡英文上台后,继承陈水扁衣钵,仍坚持“攻势作战”战略,但提法有所变化,称之为“防卫固守,重层吓阻”,实质是“攻守兼备”“寓攻于守”。台军“汉光”演习产生于上述第一阶段末期,演变于第二阶段过程中,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1971年,台湾当局代表被驱逐出联合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约、撤军”。与此同时,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随着上述局势的变化,台湾当局感到安全压力剧增,意识到依赖美军防卫台湾和武力“反攻大陆”已不切实际,于是被迫改行“守势防卫”战略。1979年8月,因应台美“断交”,台湾军方首次进行全岛性实兵防卫作战演习,代号“汉阳演习”。后经“参谋总长”郝柏村调整与准备,于1984年6月23日在澎湖举行“汉光1 号”演习。此后每年一次(1996年因台海危机未举行)。20世纪80年代,台军将反封锁作战列为“汉光”演习重点课目,其基本目的是验证防卫作战战略构想、战备整备,全面检验和提高三军联合防御登陆作战能力。

  1991年5月1日,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宣布中止“动员戡乱时期”,表明台湾不再试图以武力“收复”祖国大陆。台湾防务政策战略构想从“攻守一体”转向“守势防卫”,提出“防卫固守、有效吓阻”守势战略。1999年,为适应推行“两国论”分裂路线的需要,李登辉又将这一守势战略调整为“有效吓阻、防卫固守”攻势战略。

  在李登辉主政时期举行的军事演习中,注重强化反封锁作战能力,设置的是反登陆、反封锁、反突袭等课目。1992年6月“汉光8号”演习,首度将反封锁作战列为演习课目。1994年9月“汉光11号”三军联合作战演习,动用兵力13936人,武器装备计有飞机91架、舰艇41艘、坦克30辆、火炮36门,以及天剑、天弓、雄风等多型导弹,堪称历史上少见规模。1996年李登辉访问美国康乃尔大学,为配合“台独”分裂活动,更加注重军事演习,并不断展示新式武器装备,以求达成“威慑大陆”和“安定民心”目的。

  20世纪90年代末,台湾当局在“汉光”演习中增加了运用计算机进行兵棋推演。台军认为,兵棋推演具有全面了解作战进程、磨练战术素养、精进指挥作业等特点,对提升各级军官和参谋人员前瞻敌情研究,前置作战指导,将兵力火力“聚焦于敌人最脆弱之处,发挥部队最大战斗力,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2000年,台湾实现政党轮替。陈水扁上台后,更是奉行“台独”路线,企图“以武拒统”,坚持实行“有效吓阻、防卫固守”军事战略,并进一步提出所谓“决战境外”,“积极争取战略主动权,避免将战争带入本土”,以达成“拒敌彼岸、击敌海上、毁敌水陆、歼敌滩头”战略目标。

  陈水扁时期,“汉光”演习奉行的基本上都是攻防一体、以攻为主思路。从陈水扁第一次组织2000年“汉光16号”演习,到2007年“汉光23号”演习,规模越来越大,几乎每一次都创下历史“最高”记录,从而成为“汉光”纵向脉络上突出的特点。例如,在“汉光23号”演习中,陈水扁“先制反制”“决战境外”作战理念表演得非常充分,竟将三峡大坝等祖国大陆纵深目标列为打击范围,并主要演练试射“射程600至1000千米”“可以威胁上海、香港、深圳等华中、华南沿海经济中心”的“雄风-2E”巡航导弹。此外,陈水扁时期的“汉光”演习还无一例外地全部进行实弹射击,旨在导扬和壮大声势,展示对祖国大陆咄咄逼人的姿态,慑止祖国大陆“犯台”作为。当然,陈水扁这一套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的游戏而已。

  2008年,台湾再度实现政党轮替,国民党重新执政,马英九当局承认“九二共识”,推动和扩大两岸事务性交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巩固深化。在军事战略上重新回归理性,再次转为“守势防卫”。马英九强调要以“守势战略”为指导,“止战而不惧战、备战而不求战”。2008年“汉光24号”演习,重新明确“战略守势及海岛防卫作战”总思路,重点验证“台湾本岛的‘国土’防卫能力”,特别将海空作战与陆上作战时间比例由以往的4:1改为1:4,明显弱化“先制反制”作战,凸显本岛地面防卫作战。为契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良好局面,马英九当局又逐渐降低“汉光”演习规模和敏感程度,大幅减少实弹射击,基本取消公开火力展示。2009年“汉光25号”演习没有进行实兵验证,这是“汉光”演习史上没有过的。同时,减少“汉光”演习频率,从过去一年一次改为一年半一次,但由于岛内政治势力争斗和其他方面原因,2011年台湾防务部门又把演习恢复到一年一次。

  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一反马英九作为,制定了“防卫固守,重层吓阻”新军事战略。其“主轴”是“重层吓阻”,实质是“寓攻于防”“以攻为守”。尽管提法上蔡英文与陈水扁有差异,但究其本质而言不过是陈水扁“攻势战略”复归和微调罢了。蔡英文信心满满地以新军事战略指导“汉光”演习。从2016年“汉光32号”实兵演练,模拟胜利击退解放军进攻台湾重要军政据点,到2017年“汉光33号”兵棋推演,以2025年两岸态势为立案背景,台军仅用“20架F-35就击溃共军三个航母战斗群”。退役台军中将帅化民评说:“我干了40年军人,兵推搞了几百次,都不敢这样吹牛啊!”由于“汉光”演习 “乌龙”事件层出不断,诟病之声不绝于耳,蔡英文在2018年“汉光34号”演习中才不得不有所收敛。“汉光34号”演习最大变化是不再以验证既定作战计划适切性为主轴,不将胜负成败作为演习执行成效,只是依临机战况召开作战会议,落实指参作业程序演练,增进各级指挥官因应突发状况处置及参谋计划作业能力。蔡英文、严德发都强调,台军战力要建立在“实”字上,包括务实演训。台湾防务部门称,为避免与解放军形成全面消耗战,“国军”已经重新定义“胜仗”,从过去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改以攻击敌人为任务,让其无法登陆和立足,迫使其夺台失败。重新定义“胜仗”是“汉光34号”演习最大“看点”。有军事评论员指出,重新定义“胜仗”,就是变相承认现在台军无法拒止解放军登陆台湾,承认台军无法歼灭“敌有生力量”。其实,“战胜”一词“军语”词典都未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打赢了的战役或战斗”,内涵十分清晰,何来“重新定义”之有。

  以小搏大,

  演练“非对称作战”能力

  “非对称作战”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后美国等西方军事理论界提出的。对于“非对称作战”的运用,一般强调的是作战力量、作战技术以及作战手段的非对称,力求超越常规,出奇制胜。既可以以强凌弱,取得战场上“零伤亡”,也可以以小搏大,战胜“不可一世”的强敌。

  随着两岸实力对比越来越悬殊,台湾当局提出“非对称作战”概念,并运用于指导台军建设、训练和演习中。一方面强调不与大陆开展军事竞赛,一方面又提出在对抗上要讲求“创新思维”。在未来作战中,要将战力进行灵活组合,使自身的相对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从而实现“全局以低抗高、局部扬长击短”,最终达成“积小胜为大胜”,形成有利于己方的作战态势。为提升“非对称作战”能力,台军积极借鉴美军做法,加强对“非对称作战”理论研究,重点加强信息战优势,提高信息攻防能力和指挥自动化能力。

  陈水扁上台后,在训练和演习中,突出新武器实验和夺取“制信息权”新战法等内容研究。2000年“汉光16号”演习,是陈水扁上台后第一次三军联合作战演习。演习以“非对称作战”“反制和后制”为指导思想,以反登陆、机动联合作战为主要课目,对从美国购进的新武器进行全面性能试验,并首次将“电磁脉冲”引入想定之中。通过模拟近似实战“电磁脉冲”袭击,检验其各级信息网络系统软硬件抵抗能力。在2001年“汉光17号”演习中,又首次使用新组建的信息战部队,单独实施“信息反制”课目,第一次由“红军”和“蓝军”实际运用电脑病毒进行相互攻防演练,使用病毒达1000多种。

  马英九主政时提出要建立一支“吓不了(战斗意志高昂)、咬不住(不被封锁岛内)、吞不下(不被整体围歼)、打不碎(能够持久作战)”的军事力量,试图通过精锐力量建设,以小搏大,不落下风,以弱胜强,歼灭对手。在2009年版台军《四年防务总检讨》中,对“非对称作战”概念进行了进一步解读。

  为提升“非对称作战”能力,马英九强调要积极借鉴美军经验,重点加强信息战优势建设,提高信息攻防和指挥自动化能力。在2010年“汉光26号”演习中,台军首次将“非对称作战”列为演练重点。2011年“汉光27号”演习,台军也将“非对称作战”作为演练主轴。2013年“汉光29号”演习,台军设置的“提升信息战攻防作业能力”“发挥全民防卫动员能力”,以及“网络战攻防”等内容,也都是致力提升“非对称作战”能力的重要体现。

  对于不懂军事、不知“非对称作战”为何物的蔡英文,在军事幕僚协助下,也十分强调“非对称作战”思想。在民进党提出的“‘国防政策’蓝皮书”中,提出要充分借助台湾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处于亚洲领先地位的优势,提升信息战作战能力。2017年6月29日,蔡英文出席防务部门“参谋本部”资通电军指挥部编成典礼时表示:“面对新的挑战,要有新的观念和新的做法。”资通电军指挥部的编成,代表“国军”会坚定保卫数字“国土”,全面进入信息作战时代。蔡英文强调,资通电军要超越传统的空中、海域及地面的防卫概念,“成为重层吓阻战略下的第一层吓阻兵力”,并超越各军种藩篱,作为“国军”联合作战的典范。

  2016年“汉光32号”实兵演习中,台湾防务部门还征召民间科技高手,具体提升网络攻防能量,并验证新兴兵力如阿帕契直升机和黑鹰直升机的作战效能。

  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发展,集侦察监视、情报传输和火力打击于一身的无人机,已实现从辅助作战手段向基本作战手段的跨越,一些国家和地区无不想凭借无人机争夺信息化战场制高点。台军认为,无人机已成为美军未来发展主流,亦将成为大陆对台作战利器。为此,2012年“汉光28号”演习,特别规划“复杂电磁环境的电子信息攻防”作为演练重点,其中又以无人机攻防演练最为引人注目。台军分析,解放军发动对台第一波攻击时,除发射大量导弹外,还将同步以歼6、歼7改装的大型无人机,伪装成攻台空中主力大举渡海,以此混淆、迷惑台军雷达识别系统,并且诱使台军消耗价格昂贵的防空导弹。此次演习中,台军首度仿效伊朗以电子干扰“软杀击落”美军无人机的方式,在各型直升机和自制无人机上挂载电子干扰器,对假想敌无人机进行联合电子作战反制演练。

  演习事故频发,

  台军战斗力倍受质疑

  从1984年以来,截至2018年,台军“汉光”演习已举办34次。在台湾当局和防务部门大肆吹嘘演习取得可喜成就时,掩盖不了“做秀”之处,特别是重大伤亡事故不断发生,难以向社会大众交代。这不仅使台湾当局颜面尽失,也令人怀疑台军作战能力值几何。

  综合各方面资料统计,1994年至2018年,仅在“汉光”演习中,就发生重大事故7起,亡12人,伤11人。例如,2006年7月“汉光22号”演习发射拖式导弹,2枚导弹严重脱靶,落在距离陈水扁约200米的海面爆炸。2007年5月“汉光23号”演习,空军F-5F战机坠毁在湖口营区,波及在台进行秘密训练的新加坡“星光部队”,造成4死9伤。2016年8月“汉光32号”演习时,一辆“勇虎”坦克不慎翻入网纱溪,车上5人中3名官兵不幸身亡。2018年“汉光34号”演习,5月17日伞兵秦良丰跳伞演训意外受伤,6月4日空军少校飞行员吴彦霆驾驶F-16战机不慎撞山殉职。

  据《环球时报》2018年6月7日报道,根据统计,“汉光”演习自1984年举行以来,已发生9起战机意外事故,造成12人死亡,其中F-16战机共发生8次坠机事故,造成8名飞行员殉职。

  除上述“汉光”演习中发生的事故外,台军在其他演习和平时部队管理中出现的事故也是惊人的,台军违反军纪事件按“箩筐”计。有关新闻,不是出现在媒体社会花边版,就是法治教育版。最典型的严重事件莫过于2016年7月1日发生的“台军误射雄风3导弹”事件。

  “汉光”演习中事故层出不穷,这种情况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是台军不知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台军《青年日报》“中缝事件”集中反映了这种状况。该报中缝长期刊登台军“为中华民国国家的生存发展而战,为中华民国百姓的安全福祉而战”。陈水扁上台后,强令改为“为台湾的国家生存发展而战,为台湾的百姓安全福祉而战”。陈水扁用“台湾”代替了“中华民国”,表明他搞的“去中国化”还包括“去中华民国化”。马英九主政后,将这两句话修改成“为中华民国生存发展而战,为台澎金马百姓安全福祉而战”,恢复了第一句中的“中华民国”,而将第二句中的“中华民国”改成了“台澎金马”,这种折中手法正是马英九在任上推行“不统、不独、不武”政治路线的反映。台湾政治生态的上述变动,使得台军处于一种尴尬境地,这样变去变来,到底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呢?使人如坠五里雾中,不得其解。

  挟美抗陆,强化美台军事合作

  无论蓝营还是绿营执政,台湾都十分看重美国这个强大后盾。自美台“断交”后,从表面上看,双方在政治上似乎没有“官方”来往了。然而美台军事交流事实上并未中断,随着时间推移反而有日益强化趋势。美国对台军售从未停止过,从“系统验证”和“战力整合”两方面观察“汉光”演习也未中断过。

  陈水扁上台后,为了推行“一边一国”政治路线和“攻势作战”军事战略需要,更加积极乞求美国帮助和支援。2002年,美军人员应邀以非军职身份赴台“观察”“汉光18号”演习。2003年“汉光19号”演习,美军则以“撤侨小组”名义,派出“相当规模”的人员,进驻台湾防务部门战情中心“衡山指挥所”,向台湾提供解放军军力参数,并替台军设计一套“合理参数”。美军“撤侨小组”不是临时任务编组,而是一个常设编制,隶属于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台军“衡山指挥所”也替“撤侨小组”保留有未来指挥管制的席位。这是美国从台湾撤军后首次正式介入“汉光”演习。后来,在2004年“汉光20号”兵棋推演中,美军前太平洋舰队司令布莱尔亲率60多名美国军事问题专家与官员,全程监督。美军顾问对台军使用的“联合战区阶层仿真系统”(JTLS)进行了技术指导,这就为此后的台美联线打下了基础。

  值得警惕的是,在台军2005年“汉光21号”演习中,美日首度与台军进行联机兵棋推演,使用的“联合战区阶层仿真系统”是美军现役系统,其架构是以美军太平洋司令部为主机,可与日本、中国台湾、韩国以及美国各地驻军等分机同时联机。这表明在兵棋推演中,驻日美军和日本自卫队,完全可以利用该系统,会同台军一起与美军太平洋司令部连结,进行“司令部指挥所演习”。据报道,“联合战区阶层仿真系统”软件版本可以进行更新,不仅小至连级兵力可以推演,大至各型航母战斗群的攻防也有参数。这套系统对舰艇战损的计算,除可推算导弹命中机率,甚至航母被击中后舱间的损害率都能推估。军事专家表示,此次军演可能对未来美日台三方互动以及亚太安全环境产生较为深远影响,为台湾问题制造更大麻烦。

  在2005年“汉光2l号”演习中,美国国防部于4月18日派出约20名美军军官,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兵棋推演,希望强化与台湾军方的合作。这是美国国防部第一次正式承认派美军参加台湾演习。赴台的美军顾问团规格和前一年—样,担任团长的仍是前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布莱尔上将。除文职和退役人员外,还有数十名美军太平洋总部现役军官赴台,对兵棋推演进行技术指导。清泉岗空军基地进行反特攻、反空降作战演习时,参加观摩的美国国防情报局(DIA)官员,包括“美国在台协会”(AIT)编制内的技术联络组组长米切尔和二号人物葛第斯,以及组内其他人员,都身着便服坐在观礼台上。从2006年起,每年“汉光”兵棋推演,台军都会邀请美国退役将领赴台观摩,直接参与演习。据台军公布,2016年台美军事交流互访人数,美军访台1000余人次,台军赴美约900人次。从2017年“汉光33号”演习起,美军更是直接派出太平洋司令部现役将官,率领军事顾问团观摩“汉光”兵棋推演。

  必须重视的是,美国近些年来一系列涉台言论及行动,频频挑战“一中”红线。美国国会2016、2017年《国防授权法》中,都存在涉台内容,后来又再度“加码”。2018年5月24日,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表决通过《2019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草案,其中含有多项支持强化美台安全合作及军事交流条文,主要有:一是美军参与台湾军事演习,例如年度“汉光”演习;二是要求台湾参与美国军事演习;三是依据“台湾旅行法”展开美台高级防务官员及军事将领交流。

  对于美国的挑衅以及蔡英文当局全面倒向美国的做法,中国外交部、国台办一再发表声明,表明了严正立场和维护核心利益的坚定决心。2018年5月31日,国防部召开例行记者会警告美国,台湾问题事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美国国会有关法案涉华内容充满冷战零和思维,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核心利益,中国军队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其实,美国人考虑的是怎么做才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美国打“台湾牌”,只是想增加与中国大陆谈判的筹码,蔡英文当局如果抱着“美国会为台湾而战”的想法,那是拨错了算盘。过去已有相当多实例可以证明这一点。据台湾《中国时报》2月13日报道,前“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知名台海问题专家卜睿哲在一封信中明确表示,美国对台防卫承诺“从来都不是绝对的”,美国当然有些人认为,在抵制中国大陆时台湾是“一个有用的资产”,但这不等于给台湾或台湾政治势力片面采取行动改变现状开绿灯。这无异于给蔡英文当局和深绿势力敲了当头一棒。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