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20年第三期  > 正文

从民间视角看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续签争议

日期:2020-08-26 14:43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作者:党俊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自2010年6月29日签署以来,迄今已走过10个年头,即将于今年9月到期。近段时期,关于协议未来是否续签、如何续签引发两岸民间持续讨论。

  一、两岸民间对协议是否续签的态度与看法

  (一)台湾民间

  1.普通民众

  根据台湾主流社交媒体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发现台湾普通民众对协议是否续签多数呈现负面态度,持无所谓和不赞成看法普遍较多。一是认为如果需要对大陆进行妥协,绝对不能签署;二是认为协议并没有使得台湾经济实现腾飞,所以协议终止也不会使台湾经济崩溃;三是认为在协议实施过程中,大陆并没有对台湾让利,双方只是各取所需;四是认为协议并没有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等其他区域经济协议重要,更应该努力争取加入其他区域经济伙伴协议;五是认为在中美贸易战影响下,大陆经济会逐渐崩溃,应该全面转向美国,实现台湾经济的振兴。

  2.专家学者

  台湾专家学者对协议是否续签呈现相对正面的态度,赞成的居多数。

  一是认为协议对台湾经济具有非常重大影响。台湾学者雁默认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目前台湾最具经济效益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特别是在全球经济衰退周期下,协议如果终止,将对台湾农产品、石化、纺织、金属、机械等传统产业造成巨大冲击,影响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并对台湾社会稳定形成压力。而台湾经济发展联盟主席颜久曜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若断掉,台湾外贸产品因缺乏关税优惠,价格上会很快失去竞争力,连带让很多外商外资离开台湾。这对台湾未来经济发展非常不利。

  二是认为协议所带来的两岸制度性协商给在陆台湾人以保障。台湾学者林祖嘉认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所塑造的两岸制度性协商对在大陆的台湾人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制度性协商不仅让台商、台生得到优惠待遇,更关键是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如果没有这些制度性协商,在陆的台商和台生遇到问题时就会面临很大压力。

  三是认为协议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经济整合非常重要。认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帮助台湾加入其他重要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起到关键性作用,特别是如果台湾要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CEP),必须要得到大陆的同意才能成为会员,而要争取得到大陆的支持,就必须先完成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商。

  四是认为协议如果终止将对两岸互信造成重大冲击。台湾学者刘必荣认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若断掉,代表两岸之间有非常大的信任赤字,大陆一定会以某种形式调整对台政策,两岸关系必将进入更加危险的阶段。学者王国臣表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终止一旦成真,背后意义不光是贸易数据所能反映。这将凸显出的是两岸关系政策生变的讯号,表示从“惠台政策”到“融台政策”脚步更为加速,从让利给台湾民众转为提供诱因吸引台湾民众去大陆发展。

  五是认为美国对两岸是否续签协议拥有重要影响力。台湾学者刘必荣认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续签与否,关键在于蔡英文第二任期的就职演说,而就职演说能够对大陆做出多大的让步或是释出多少善意,又取决于美国政府。因为蔡英文当局的外部政策如今已全面倒向美国,如果美国希望台湾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那么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更有希望继续下去。

  (二)祖国大陆民间

  1.普通民众

  通过对祖国大陆主要自媒体平台(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和知乎)归纳整理,发现祖国大陆普通民众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否续签几乎呈现一面倒的负面态度,完成不赞成再与台湾开展协议后续协商。普通民众普遍希望废除协议, 改变台湾单方面大幅获利的不平等现象,恢复两岸正常贸易关系,绝对不能让民进党当局把从两岸经贸交流中得到的好处继续拿来作为与祖国大陆对抗、“反中”的本钱。

  2.专家学者

  与普通民众相比,祖国大陆专家学者对协议是否续签持比较理性的态度,呈现相对客观公正的看法。

  一是认为协议不会轻易终止。华东师范大学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包承柯表示,作为一个框架协议,仍旧是作为惠台政策的一部分在执行;蔡英文上台后,虽少了官方沟通,但大方向仍在“默默执行”,主要体现在两岸的经济交流。应该把协议放在祖国大陆惠台政策的脉络下思考,祖国大陆固然反对“台独”,但同时两岸也要推动经济交流,两岸的经济交流迄今也未中断。祖国大陆相继公布的惠台“31条”“26条”,都发生在蔡英文上任后,并涵盖了经济交流层面的内容,这说明祖国大陆在反对遏制“台独”的同时,推进两岸交流、融合的方向不会停止。上海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盛九元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之初,台湾禁止口罩出口一事的确让祖国大陆民众难有好感。但即使有一定的社会压力,祖国大陆始终“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会从宏观角度思考两岸关系的总体发展,不会轻易中止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二是认为协议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两岸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需求。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周小柯认为,协议对两岸贸易发展、台湾经济成长、居民就业和薪资成长都有拉动作用,切实增进了两岸同胞的共同福祉,顺应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两岸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当前,台湾居民绝对收入水平明显高于祖国大陆居民,但工资增长仍相对比较缓慢,而祖国大陆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快,但绝对收入仍处于中等收入水平。显然,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都远未得到高水平满足,这决定了未来两岸以协议为代表的经济合作制度化进程一定会推进也一定能推进下去。

  三是认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倒逼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代表的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不断前进。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认为,在祖国大陆加快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上更多国家和地区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形势下,台湾企业和产品在祖国大陆市场将处于更不利的地位,对台湾经济已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在今年签署完成,将进一步加快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为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会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发展形成一种倒逼压力,推动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代表的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加快向更深层次前进。

  四是认为必须在一定的政治互信基础上完成后续协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红表示,民进党当局不断推动“台独”分裂活动,在没有政治共识、政治基础前提下继续运作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是主张“政经分离”的台湾民进党当局所希望的,不利祖国大陆反“独”促统目的。应该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规范,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何去何从进行检讨。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认为,祖国大陆很珍惜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所取得的成果,但现在面临很多压力与挑战,祖国大陆百姓的理解也跟过去不同。现在民进党政策还不够明晰,如果两岸各种挑战增多,民意给对台工作压力愈来愈大,祖国大陆当然会再评估,端看民进党当局下一步做什么,“听其言观其行”。

  二、协议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果

  一是开启了两岸经济的制度化合作。协议基本内容涵盖海峡两岸之间主要经济活动,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原产地规则、早期收获计划、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投资保护和经济合作等。通过签署《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和《海峡两岸货物贸易协议》(服贸协议和货贸协议因受岛内政治生态变化影响没有完成)等后续配套协议,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实现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化安排。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开创了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新格局,为两岸携手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两岸经济关系逐步实现正常化、便利化及自由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推动了两岸贸易特别是台湾对祖国大陆贸易顺差大幅增长。在货物贸易早期收获清单中,祖国大陆对台湾降税539项,台湾对祖国大陆降税267项。截至2019年9月底,货物贸易早期收获清单部分,祖国大陆对台累计减免关税约388.8亿元人民币,大大高于台湾对祖国大陆进口给予的关税减免。关税减免提升了两岸企业特别是台湾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两岸贸易特别是台湾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据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两岸贸易额1062.3亿美元,其中祖国大陆自台湾进口857.2亿美元。2019年1-11月,两岸贸易额2070.6亿美元,其中祖国大陆自台湾进口1665亿美元。2019年,两岸贸易总额及祖国大陆自台湾进口较2009年分别增长1.9倍及94.23%。目前,祖国大陆仍然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也是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据台湾统计,2019年1-11月,台湾对祖国大陆贸易顺差314亿美元,占同期对外贸易顺差76.6%。显而易见,从祖国大陆获得的巨额贸易顺差,对台湾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三是促进了两岸服务业合作尤其是台湾服务业发展。截至2019年6月底,共有56家台湾金融企业和1158家台湾非金融企业利用早期收获优惠政策在祖国大陆提供服务,41部台湾电影被核准引进祖国大陆。祖国大陆共有3家金融企业和289家非金融企业利用早期收获优惠政策在台湾提供服务,90部祖国大陆电影被核准引进台湾。两岸服务业相互开放,尤其是祖国大陆对台开放部门数高于台湾对祖国大陆开放部门数,促使台湾金融业、批发零售业、专业服务业、教育、医疗及文化产业大量进入祖国大陆市场,拓展了发展与盈利空间。同时台湾服务业对祖国大陆投资持续增加,也促进了岛内高端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四是促进了两岸投资的双向发展。作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配套协议的《海峡两岸投资与保护协议》,通过保护两岸投资者权益,逐步减少投资限制,创造公平投资环境,促进了两岸投资的双向发展。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9年9月,祖国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1万1142个,实际使用台资692.8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占祖国大陆累计实际吸收境外投资总额3.3%。若加上台商经第三地的转投资,祖国大陆累计实际使用台资约1300多亿美元。赴台投资方面,由于受到岛内陆资投资限制政策影响,截至2019年9月,共有492家非金融企业赴台设立了公司或代表机构,备案金额26.74亿美元,涵盖批发零售、通讯、餐饮、塑胶制品、旅游等多个行业。

  五是促进了两岸产业合作升级。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使得两岸产业间的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层次和领域进一步扩展,产业间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实现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化和有效化,从而进一步提升经济资源利用的效率,扩大经济增长的内涵与空间。台商台企不断融入祖国大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向广西、四川、重庆、湖北、河南、陕西等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使得上述地区成为两岸产业合作新的增长点。同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伴随两岸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两岸产业合作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渐成为两岸产业合作重点。两岸产业不断拓展新的合作空间,持续有效构建各种功能性合作平台。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各种民间产业合作联盟的建立和完善,有力促进了两岸在能源、医疗、环保、生物、智能等高端产业上合作发展。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引领两岸产业合作向共建产业链、价值链及供应链,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内外销一体化转变。

  六是充分照顾台湾弱势群体和农渔业。在协议早期收获清单中,祖国大陆单方面对台湾18项农渔产品实行市场开放,主动调降关税。这些农渔产品从原来13.3%平均关税,在协议生效后两年时间内逐步降至零关税,给台湾农渔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据台湾统计,2010-2018年,台湾农渔产品对大陆出口增长1.61倍,其中早收清单农渔产品增长2倍,非早收清单农渔产品增长1.37倍。显示协议对带动台湾农渔产品出口祖国大陆效益明显。两岸农渔产品贸易额从2012年的23.14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18年的37.73亿美元,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农渔产品外销第一大市场。同时,两岸农业制度化合作使台湾农渔产业获得较为丰厚的经济利益。

  三、协议续签争议中的几大矛盾

  结合两岸民间看法和协议签署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当前围绕协议续签争议存在几大矛盾。

  一是协议存续与和平统一之间的矛盾。协议续签争议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在蔡英文当局坚决不承认“九二共识”的情况下,协议是否应该延续。众所周知,协议的签署和存续必须建立在两岸拥有共同政治基础的前提下。但是,如果因为没有共同政治基础,而导致协议被终止,那么两岸之间的交流交往将陷入全面倒退,和平统一的社会基础也将逐渐流失,最终两岸问题只能通过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海之间爆发战争风险的可能性升高。

  二是民粹激情与决策理性的矛盾。从两岸普通民众对协议的态度和看法可以发现,两岸民间民粹主义情绪不断升温,激情战胜理智,民意对撞激烈,一切为了“反对而反对”。而这种野蛮冲撞缺乏理性思辨的民粹反过来又可能影响和绑架官方决策,两岸政策逐渐滑向对立对抗,模糊转圜空间不断消失。

  三是中美博弈与台湾问题的矛盾。美国通过发动贸易战、科技封锁等方式遏制中国大陆发展,完成其战略目标。而台湾问题是美国当前遏制中国大陆最有效的手段。特朗普政府不断提升美台实质关系,深度介入台湾选举,使得蔡英文当局全面倒向美国。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特朗普政府为了掩盖自身执政无能导致本国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将责任推卸给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大陆,中美之间的敌意螺旋不断上升。因此,美国势必加强打“台湾牌”的频度和力度,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个议题上继续挑动是非,加剧两岸紧张关系。

  四、对协议是否续签的思考与建议

  一是协议后续谈判必须建立在两岸拥有共同政治互信基础之上。2010年签署协议,源自马英九当局与祖国大陆有共同的政治互信基础,那就是对“九二共识”的认可。而随着台湾地区政治生态发生变化,民进党取代国民党全面执政,“九二共识”已被蔡英文当局抛弃。蔡英文执政期间,全面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并营造“恐中、仇中、反中”的“芒果干”(亡国感)氛围,成功高票连任。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挑动岛内民粹主义,大肆污蔑攻击祖国大陆,严重伤害祖国大陆人民感情。当前,岛内主流民意更是在20多年“去中国化”教育洗脑和岛内分裂主义势力操弄下与祖国大陆渐行渐远。这种形势下,祖国大陆虽然珍惜协议多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但更应坚持两岸政治底线思维,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国际环境对中国大陆日益严峻的态势下,更应充分照顾民众感情,以有效团结内部为优先考量,必须坚持蔡英文当局在承认“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后续谈判。

  二是协议后续谈判必须朝着更深层次方向迈进。目前的协议只是一个框架协议,因为受到岛内分裂主义势力阻挠,迟迟无法完成后续配套协议签署,也无法实现祖国大陆以经促政、以经促统战略目标。因此,协议后续谈判不能只停留在早期收获清单上,祖国大陆必须坚持协议的进一步深化。通过真正对等、公平、完整协议的签署,实现两岸经济的真正捆绑,将祖国大陆的影响力真正渗透入岛内,使得台湾只能从祖国大陆走向世界,为扭转当前岛内主流民意和实现和平统一的战略目标创造条件。

  三是协议的地位并非无法取代,可以以其他方式维系两岸经济连接。协议的功能可以通过采取两岸自由贸易区对接与合作、深化厦金和福马区域合作、利用民间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强产业合作的方式替代。继续深化融合发展战略,以祖国大陆为主,不断扩大对台磁吸效应,吸引台商台企和台湾青年西进“登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