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20年第五期  > 正文

2020年祖国大陆对台政策论述实践若干问题回顾与思考

日期:2021-09-18 10:03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作者:刘匡宇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美关系风云激荡,两岸关系从冷僵局向热对抗升级。2020年,正值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和国际秩序面临深刻变革之际,当前的两岸关系和台海形势被不确定性与对抗冲突的乌云笼罩,成为中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佳注脚。而中国大陆正面外部极限施压和岛内政治躁郁,在坚持“一个中国”和反“独”促统总原则、总方向、总基调不动摇同时,对台政策论述实践与时俱进、务实进取。在这一变动的特殊历史时期,岛内外各方政治势力理应敏锐捕捉其中的草蛇灰线,仔细品味中国大陆一言一行所释放的清晰政治信号,减少误判,抛弃幻想,顺应大势,维护和平。

  特殊时期以政治强音响应“极限施压”

  2020年,随着大环境和小气候的复杂变动和交织演进,中国大陆在台海方向上面临的压力达到了40年来空前的水平。特别是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一些西方国家为掩饰转嫁矛盾,将其刻意操弄为一场特定指向中国,要求各国各地区选边站队、与中国大陆“脱钩”的战略战、政治战、经济战、价值战。

  美国先后挑起疫情起源、疫情追责、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等多个议题,并借此对中国大陆进行攻击“甩锅”,白宫发表新的对华战略报告,公开认定中美双方处于“战略竞争”状态,赤裸裸威胁要继续加大公开施压力度。其次,在这一过程中,顽拒“一中原则”的蔡英文当局积极扮演美国“马前卒”“看门狗”角色,配合美国“武汉肺炎”论述大搞“借疫谋独”“口罩外交”,配合美国炒作疫情议题渲染两岸制度价值差异,强化与美国的战略因应和政治勾连,甚至在其第二任期就职讲话中明示将启动“修宪”进程,进一步向“去中附美”“法理台独”方向踩油门。美台“借疫反中”的做法,“蛇鼠一窝”的行径,给两岸关系增加了极大不确定性。在美军从疫情中恢复行动能力的半年来,美国全球战略力量部署加速由近东向远东转移,其显见表现是三大航母打击群“里根”号航母编队在冲绳东南海域活动,“罗斯福”号和“尼米兹”号在菲律宾附近海域进行双航母演习;美国军机军舰愈发密集、公开、高调现身通过台海南海及周边海域,出现战略化、常态化趋势,并且带有明确的战略意图和战术指向;美台政治军事关系虚实并进,除国务院部门高官接连访台,美台“常态化军售”内容也转趋战略性、进攻性和高精尖武器,进一步加深台湾与美国西太平洋军事战略的绑定,并赋予其更多侦察、反击乃至进攻能力。这些态势揭示了美国战略意图出现了从极限施压到前沿部署的战争边缘试探苗头,并且似有意借台湾向中国大陆打一场“代理人战争”,以探中国大陆虚实、挫中国大陆锐气、阻中国大陆发展。再加上美国加大对日军售规模和日本政治异动,借香港、西藏、新疆和内蒙古事务对中国大陆发难,以及印度部分政客军官在“印太战略”和特朗普访印鼓动下持续挑动中国大陆西部边境摩擦,制造准战争状态,甚至参与美国“南海自由航行”制造“两洋联动”。美国及其盟友正试图对中国大陆形成海陆一体、东西双线、虚实结合的战略政治经济全方位高压态势。作为中国核心利益所在的台海,成为了这一战略施压环线的关键节点。

  在严峻复杂的台海局势和政治挑战之下,中国大陆首先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予以郑重回应。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重申了祖国大陆对台大政方针和反“独”促统的坚定决心,表明了制度性地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开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的强大信念,有力地回应了近一段时期以来各方对两岸关系的关切,以及岛内外一些政治势力制造的挑战和压力。下半年,解放军在东海、黄海、南海、渤海组织的例行性军演接连登场,特别是东部战区在台湾海峡及台湾岛南北两端密集进行多军种联合作战实战化演练,“山东号”与“辽宁号”航母或将进行双航母联合训练,以及在南海试射东风-26B和东风-21D导弹,对台湾岛形成战略合围、瓮中捉鳖之势,以强有力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回应外部势力干涉,以实际行动震慑制造“台独”、分裂国家的挑衅行为。

  总的看,在美国保守势力为彻底消解中国“取代美国”的可能,和特朗普政府为谋求连任而孤注一掷地开辟的各条对华遏制战线上,特别是涉及台海的议题,美国并未能称心如意。相比20多年前,中国大陆在维护台海主权及核心利益上,不但意志定力更加清晰,物质力量的成长也非吴下阿蒙,具备了言必信、行必果的政治可信度。

  新形势下涉台表述微调寓意深远

  过去两三年来,两岸交流频繁,政党对话、城市交流、民间往来仍维持较高活跃度,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多次在涉台场合发表谈话,较为密集地论述两岸关系和对台工作。特别是作为两岸关系新时代开局之年的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为迈向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两岸关系定锚、定调、定向。相比之下,受区域形势和疫情因素等影响,祖国大陆对台政策论述则以更精炼的政策论述、更丰富的政治内涵,体现了与时俱进、务实进取的工作取向,其所蕴含的一些新动向引发高度关注。

  首先,“一国两制”“九二共识”。基于新的政治形势,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涉台论述,在言简意赅重申祖国大陆将继续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后,不再详细进行原则阐述和概念辨析,而是着眼于反“独”促统工作的具体目标路径。特别的,报告没有谈到“一国两制”“九二共识”,岛内舆论对此予以特别关注并做出了各类解读。有的将其解读为“更合时宜的刻意的善意”,是战略定力和自信的体现;有的则认为这说明大陆对民进党当局已毫无期待,不排除大陆“有一国一制的想法”;国民党则不认为大陆在改变政策,仍会坚持“九二共识”。

  事实上,受疫情影响,今年全国两会务求精简,政府工作报告也压缩至一万五千字,其中涉台论述自然同样高度精炼,呈现最核心最急迫最务实的内容。“一国两制”和“九二共识”两大政策主张和政治概念,其共同内核是“一中原则”。“一中”是祖国大陆对台工作大政方针不会动摇的基本点和总目标,是报告论述的大前提。但从政治现实角度看,民进党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并操弄“反中”民意污名化“九二共识”“一国两制”,两岸政治对话和互信基础几乎被破坏殆尽,相应的高层沟通协商障碍重重,关山难度,祖国大陆以务实角度出发自然会在工作重心上有所权衡,这也是政策有序的体现。更进一步说,祖国大陆对台政策事实上是一个具有显著持续性内涵丰富的政策篮子,“一中原则”作为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石必然不动如山,但在政治原则和目标一以贯之的情况下,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既可以做加法,也可以做减法,但终将殊途同归。

  其次,和平与统一是否是“必然连接”?岛内舆论同样注意到,相比往年提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延续严厉警示“台独”分裂势力的同时,仅提及促进统一而没有“和平”二字,惊呼“和平与统一不再是必然连接词”。对此,祖国大陆多次表示,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2020年是《反分裂国家法》实施的第十五年,但民进党重返执政后,“台独”及其各种变种形式不断变换花样,岛内“独”派的突进冒险和当权派的“切香肠”动作愈演愈烈,外部势力的策应鼓动也不加掩饰,和平统一基础不断遭到挑战和蚕食。

  特别是近半年来,美国在台海南海的军事挑衅呈常态化趋势,岛内外特定势力不断渲染两岸擦枪走火甚至兵戎相见的态势,舆论甚至认为两岸形势来到了1996年台海危机后最紧张严峻的时期。山雨欲来妖风满楼的局势,自然增强了祖国大陆应对台海重大事变的危机感,祖国大陆显然有必要以更强姿态明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最佳路径,但祖国大陆有清晰明确的底线意识、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国家统一是历史必然,但政治手段服务于政治目标而不会锢囿于单一选择,对此岛内外任何势力都不应心存侥幸或误判。

  涉台法治原则与法制体系建设可期

  两岸关系进入新时代,特别是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对台工作越发需要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推进反“独”促统工作精准落实,除了政治、军事等硬实力手段,国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也是反“独”促统的重要依托。为回应新的使命和挑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清晰界定了“一国两制”的完整概念,既从制度层面特别是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实行管治的层面,对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作了系统的制度设计和工作部署,又具体阐述了“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建设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彰显了中央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不动摇,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定力。

  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将其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对此,不但特朗普政府气急败坏作态“报复”,两岸舆论和岛内各界也引发强烈政治气旋。众所周知,“一国两制”的“初心”本就是为解决台湾问题,因时代际会而在港澳先行试行,因此岛内不少人始终对“一国两制”和香港事态存有特殊的心理联结。一贯妄图从政治操弄香港事务中火中取栗的民进党当局对此肆意攻击、说三道四,台港两地也充斥着各种式样的躁动和杂音。对此,祖国大陆有关部门指出,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十分必要和重要,旨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

  近40年来,祖国大陆始终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时代变化,坚持完善和探索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实践,有力引领两岸关系朝正确方向发展。有学者就此建议,在“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讨论中,要动态平衡经验总结与制度创新的建构进程,特别是从顶层架构和具体实践层面,设定新的标的和标准,做出可操作的合理设计与安排,避免出现新的国家安全“飞地”。

  5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强调,在“确保宪法全面实施”任务中,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岛内媒体认为,以这样不寻常的方式论及涉台问题,虽然没有涉及具体法律法规内容,但表明大陆在考虑台港澳问题时,都要一体纳入国家的宪治法律体系当中,意味着大陆会在宪法和涉台法律方面有更权威、更精细的安排。更好以法制思维应对和处理台港澳问题,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香港国家安全法或为台湾“二次光复”的政治预言

  祖国大陆强势推行香港国家安全法,完善“一国两制”制度和法治体系,也对台湾岛内外分裂主义势力释放了强烈的政治信号。岛内舆论认为,大陆正在实践香港的“二次回归”,完成去殖民化的浴火重生。台湾未来势必也要经过类似的“二次光复”历程,回归为“今日香港”。

  长期以来,蔡英文当局在涉港问题上一方面唯美国马首是瞻,亦步亦趋,另一方面则筹谋布局,要借机火中取栗。一方面,紧跟美国定调和“制裁香港”姿态,对中国大陆修法指桑骂槐,甚至称“香港不再有别于中国”“两制变一制”,一改“关怀港人”口径,放风要重新评估台湾的“香港澳门条例”存废,即欲将港澳视同中国大陆其他地区并依据“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与其关系。另一方面,据台湾媒体称,5月21日当晚,港人网络搜索“移民台湾”次数暴增,坊间甚至有“港独”惊惶窜逃台湾导致机票售罄的消息,这让蔡英文等“香港之友”操弄香港事态也遭到了不期而至的反作用力,面临着兑现其对香港反对派、“勇武派”的“挺港”口惠压力,继而还要被动思考,处理这一问题又会如何牵动港台关系与两岸关系螺旋叠加的敏感神经。对其中涉及的政治庇护或移民台湾等政治法律问题,蔡英文当局无从因应,选择观望应对,惟恐被指“介入太深”。蔡英文当局在涉港议题上的“发夹弯”,表明惩罚港人、示警祖国大陆是“蚂蚁踩大象”,于逻辑上则自相矛盾,更难以满足因蔡英文此前“站台”而引来的香港反对派“过度需要和期待”,将为蔡英文打下第二任期对香港议题用尽即弃。

  不过,蔡英文当局台面下的动作并不低调。林飞帆等绿营激进派抛出数条环环相扣的“挺港计划”,欲深化后续对香港反对派的支持和国际合作,被认为是民进党“可做不可说”的隐蔽行动计划。主管外事的吴钊燮在国际媒体放风称,处理香港问题后,大陆下一步是“对台动武”,台湾必须持续与西方深化合作,“在区域安全和全球产业供应链上持续扮演关键角色”才能“自保”。“自由时报”等绿营媒体也撰文鼓吹,台湾当局借机加强与美英等国围绕反对香港国家安全法和报复中国大陆合作做文章。更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当局快速端出多个产业、金融、投资和移民磁吸计划,图谋“香港遭制裁而衰退后”,吸收其“丰沛的国际金融能量及人才”,将让台湾在未来代替香港成为东亚新的人员、资本、产业和信息集散流通处理中心。显然,蔡英文当局对于如何榨干香港“人血馒头”的最后一滴,有非一日之计的野望和系统性筹谋。

  更危险的是,香港过去是美国对华输出颜色革命的一线桥头堡,台湾更多的是准一线或者二线策源地。但香港国家安全法落地生效对香港本地的颠覆行为打击效果明显,外部势力就地组织动员能力减弱。可以想见,台湾不但想取代香港的经济中心地位,也同样有意承接美国在东亚的“颜色革命中心”角色。虽然蔡英文当局推动与祖国大陆脱钩,其实质向祖国大陆输出意识形态能力必然削弱,但作为向西方“邀功”的资本,蔡英文当局或会在美国某些人“指导”下,借台湾凸显两岸政治体制、社会制度差异攻击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合法性,并借民间交流倒灌这种思潮以削弱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血肉连结,同时更频密、实际地与“港独”“藏独”“三股势力”等势力串联,将台湾打造为海外反共和分裂主义势力集散中心。

  面对蔡英文当局在港台关系议题上的重重心机,祖国大陆通过香港国家安全法后,未来类比处理“台独”只会更加雷霆万钧。岛内舆论呼吁,蔡英文当局不应继续测试大陆底线,而应思考如何让台湾退回安全红线内。张五岳、黄介正等学者和《联合报》、“美丽岛电子报”等认为,大陆在对港涉台问题上正在采取“转守为攻”的新思维,对主权和国家安全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香港国家安全法出台后,大陆不但对美台后续反应早有预案,还可能推动《反分裂国家法》的“再修法”或类似“执行条例”的补充立法。在大陆眼中,港台都已埋下爆炸力越来越大的政治地雷,日益成为西方遏制中国的便利杠杆。台湾作为中美之间愈发尖锐的斗争焦点,应思考趋吉避凶之道,不要像香港“勇武派”那样犯战略性路线错误,一再冲撞大陆底线,陷入与大陆“揽炒”的陷阱,而应回归和平统一、“九二共识”的框架内争取生存发展之道。香港黑暴教训在前,在大陆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进程中,台湾应“有条件还价时还请早”,否则,越是末路狂奔,越是彻底失败。本质上,台湾各界面对香港国家安全法的复杂纠结心态,是港台两地共处于一中框架下的“宿命纠缠”的具体表征,关乎两岸关系政治基础和台湾身份认同定位问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