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踏上新征程—— 以文化人,以文促统,以文兴国

日期:2023-05-30 10:38:00 来源: 作者:陈怡蓁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充分地结合、融通,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牢牢扎根于中国。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看,党一向坚定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针,进一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由于中华文化不仅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其精髓,更是带动国家走向进步、富强的原动力。其中,“以人为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和“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思想,两者之间具有高度契合性,显示出党治理国家及社会的基本方式始终遵循着一定的历史文化逻辑。由此可见,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交融,具备强烈优越性和客观合理性,而中华文化兴盛更是引领万千中华儿女迎向美好生活的通道,以及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质路径。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领导与人民的实践中取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例如,故宫博物院丰富的古建筑及馆藏文物,蕴含着多彩多姿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人们过往多以历史的、庄严的、壮丽的形象看待博大精深的故宫文化,而将富含当代精神的文创理念引入故宫文化发展后,兼顾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传播模式得到广泛应用,“故宫文创”的诞生也为故宫文化带来极具活力和时代性的文化表达形式。将传统文化样貌以符合当代社会价值及民众日常生活方式融合与呈现,不仅满足人民群众与日俱增的精神文化需求,令人民拥有愈发富足的精神文化形态,更进一步促使传统文化在人民实践及创意的基础上,共同达成了延续中华文明的真谛和创造中华文化新篇章愿望。因此,文化产业项目全方位实行,是培养人民提升文化自信的有效举措,而文化事业、文创产业蒸蒸日上,更是推进中华文明熠熠生辉地走向世界必经之路。

  树立文化自觉,共创文化自信

  国家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日渐繁荣背景下,更多国民开始认识到中华文化内涵,并且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精神底蕴,从而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文化自觉”是20世纪由费孝通先生提出,认为人民知晓自身所处文化来源及其发展历程,从对文化“日用而不知”走向具有“自知之明”状态,此种转变将为文化持有者及文化本身带来强大自主力量。新时代,可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和课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题建设,乡村治理与发展进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及思维,从环境的方方面面皆能深切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于中华文化认知的提升。故而,了解中华文化、进而产生文化自觉,已经作为当代中国人民根本使命与应有责任。

  在文化自觉滋长茁壮道路上,人民也将随着时间焕发出对中华文化的坚定自信。其中,“国风”盛行可作为体现人民充满文化自信的生动范例,举凡国内诸多影视作品以中华文化为题材拍摄、大量艺文活动采用中华文化为背景策划、各类品牌将中华文化元素视为设计首要理念,这些现象的背后都彰显出国民拒绝崇洋媚外、热爱传统文化的不凡姿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此,在人民拥有足够文化自信后,无论对于个体本身或者社会群体,乃至国家整体,都将散发无可比拟的支撑性力量。如同钱穆先生论及文化与民族的关系时所说,文化乃民族形成之根本,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向世界上不同民族表达自主立场的底气所在。

  深化两岸文化认同,助力国家统一

  在奋力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上,文化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当以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媒介,并且努力不懈地促进两岸在文化方面交流与合作时,实则为两岸民众搭建起完善的、坚不可摧的精神沟通桥梁。深入探究两岸,尤其是台湾人民过往对于大陆及中国共产党形成偏见和误解的原因,主要在于“台独”势力的恶意捏造与人为扭曲,多数台湾民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及内容被错误的“去中国化”意识形态所笼罩,思想及道德观念正受到不肖之徒的腐蚀与“洗脑”。为解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台湾同胞,以文化作为切入点,并通过中华传统文化至今仍根植于两岸民众生活这一共同特征,除了借此突破“台独”分子为挑拨两岸民众关系所建构的分裂行为外,更为两岸人民筑起深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而达到两岸人民心灵的契合。

  就现实情况看,中华传统文化的两岸民间交流方兴未艾。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靖姑信俗”为例,“陈靖姑信俗”起源于福建古田,盛行于闽台两地。根据相关史料记载,“陈靖姑信俗”很可能随着明清时期福建汉人移居而传入台湾,通过经年累月发展,遍布台湾岛内主祀陈靖姑的庙宇超过400座,信众多达1000万人,显示“陈靖姑信俗”早已成为台湾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以“陈靖姑信俗”为主题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一直以来备受台湾民众喜爱,过去十几年里,举办了诸如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节、临水夫人陈靖姑金身巡游台湾等活动,两岸民众因“陈靖姑信俗”齐聚一堂、团结一心。台湾民众参与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更能亲身体会到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因为两岸人民本就拥有共同的文化基础,通过民俗文化凝聚彼此,从中自然产生的文化认同是民之所向,由此不但帮助两岸民众解开矛盾,更能真正达到精神层次上的高度统一。

  持续建设文化自强的坚定道路

  中华文化欣欣向荣,使得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得以向全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持续加深、扩大情形下,中国取得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更进一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实质、坚定的精神力量。当前,中国人民在坚持和逐步提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基础上,日益走向文化自强道路。从隆重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年,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各项国家重大活动中,见证了中华民族因中华文化繁荣富强,对内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共同思想基础,民心、民力广泛凝聚;对外则在全球视野讲述中国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由此绽放中国人民新时代风采,使得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见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优越性。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文化发展、传承、创新,文化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更作为中国能够在世界范围内站稳脚跟、屹立不摇的关键角色。必须积极将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积淀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从而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竞争力,并促进不同文化、文明之间平等交流和对话,甚至为国际社会缔造出兼容并蓄、相互尊重等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友好环境,最终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博士生)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