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从电影《哪吒2》看两岸哪吒信俗

日期:2025-07-15 08:49:00 来源: 作者: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2:魔童闹海》爆火,与去年年末“3A大作”动作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标志着国产娱乐产业的成熟化和影响力的世界化。国人愈发渴望自己的文化遗产能以崭新的、当代人的娱乐方式方法获得全球民众认可。换句话说,以传统与当代结合的“活生生”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是中国人民的愿望。聚焦两岸,台湾民进党当局对于祖国大陆文娱产品的阻挠,特别是禁止《哪吒2》在岛内上映,实为拒绝时代大势、两岸文化共有根基,企图将祖国大陆产品无一例外政治化的伎俩。本文无意讨论《哪吒2》动画技术难点、市场影响力等,而是希望读者随笔者一同探讨《哪吒2》背后两岸共有的文化背景,尤其是两岸共有的哪吒信俗文化。

  哪吒信俗文化于两岸的背景

  笔者曾在澳门“大三巴”牌坊后见到澳门哪吒庙,建筑形制与葡萄牙—中国融合样式的“大三巴”形成强烈对比。在台湾岛内和祖国大陆闽南地区,专祀三太子哪吒的庙宇或道坛屡屡可见,台湾独创的阵头(一类宫庙仪式“电音三太子”更是经)常在两岸上演。但笔者到北京求学后,几乎不见民间对哪吒的信仰痕迹。哪吒形象在《封神演义》等传说故事中,似乎与道教神祇较有关系,但《西游记》又有哪吒拜佛祖为父的桥段——这也反映在哪吒两字,其音不似汉语,反似梵文上,或许哪吒的神明原形与印度有关……以上种种,令笔者不禁思考哪吒形象、传说、祭仪的来由,哪吒信仰分布的区域,与其具体护佑的事项,等等。

  山东社会科学院当代宗教研究所所长张进分析,哪吒形象的变化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南宋以前,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原,经历魏晋南北朝与唐宋以来的佛经汉译、教派本地化,哪吒信俗在中国生根发芽,但此时期的哪吒仍是法力高强的护法神形象,型态更趋近于成年男子。如汉文典籍中,哪吒形象最早可见于北梁时期的《佛所行赞》(昙无谶所译),为毗沙门天王之三子,形象更近于夜叉。敦煌壁画中的哪吒就是头大且丑陋的成年男子形象,多臂的型态亦源自印度宗教对神明图像的刻画,即以多臂持多物象征神明的不同权能。到北宋时期,禅宗之《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都讲述哪吒与父母的离奇故事,哪吒的传说故事由此渐趋丰满。

  第二阶段是南宋与元朝时期,哪吒开始随儒释道三教合流,由佛教神明变为本土道教神明,生父之佛教护法神毗沙门天王也改作唐代著名将领李靖,哪吒自然称作李靖之子,于是哪吒从一个具有印度基因的神明改作本土神。哪吒信俗由是在民间发扬壮大,并进入元杂剧,搬演上舞台。

  第三阶段是明清时期,哪吒信俗在民间更趋普及,且随两部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获得广泛知名度。张进认为:“《西游记》中,哪吒是托塔天王李靖的三儿子,被玉皇大帝封为三坛海会大神,手持六般兵器与孙悟空大战。《封神演义》是哪吒神奇故事创作的高峰,故事更细致完整。哪吒是灵珠子转世,肩负着帮助姜子牙扶周灭商的使命。……从佛教护法到道教神将,哪吒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在《西游记》中,哪吒虽身为天庭正神,并被封为三坛海会大神,但却与佛教联系密切。他受佛祖复生大恩,并拜佛祖为父。而《封神演义》在出身上给哪吒的身世加了新设定,哪吒成为道教的灵珠子,从肉团出生,手戴金镯,红绫裹肚。在武艺和兵器上,《封神演义》中的哪吒,武艺来自太乙真人,兵器是道教的灵物——风火轮、乾坤圈、混天绫。哪吒身上的佛教元素大大减少,完全融入道教。”哪吒形象自明清以来彻底融入中国,成为具有佛道混合元素的神明。

  有关哪吒的庇护职能,想必读者也能想到。身为稚童,故与庇佑孩童有关,又由于剃肉还父、借莲藕重生,故与生命、医疗、驱疫有关,最终与龙王斗法,故与镇海有关。经过考察,哪吒信仰如今分布的区域确实在广东、澳门、福建、台湾等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又因闽粤两地人民喜欢出海经商——哪吒镇海、驱疫的特质能护佑出海者经商平安,护佑幼童的属性也能保佑于海外繁衍生息的家庭——故东南亚华人聚居区(闽粤移民居多)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皆有分布。哪吒甚至能在某些地区(如台湾)与妈祖同祀,与妈祖一同守护讨海人的生计。

  若称台湾为两岸对哪吒信仰最狂热的地区,实不为过。截至2021年,台湾主祀哪吒的宫庙(多称“太子庙”或“太子宫”)多达370间,仅新竹县市就有多达9间主祀哪吒的庙宇,其中台南市新营太子宫、高雄市三凤宫、嘉义县开基南天门太子宫最具影响力。新营太子宫、三凤宫在清康熙年间即有,前者为泉州移民许培元创制,为台湾第一间奉祀哪吒的庙宇。开基南天门太子宫则是1961年设临时庙宫后,1972年营建正庙,2005年竣工。

  祖国大陆虽较少哪吒庙与哪吒信仰习俗,但如四川省绵阳江油市的哪吒祖庙,举办海峡两岸哪吒民俗文化交流活动行之有年,吸引台湾、香港、澳门乃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信众或宫庙负责人共襄盛举。又如河南省西峡县陈塘关,自居哪吒太子故里,建有哪吒祖庙(1994年重建),吸引众多台湾信众朝拜,2001年后更由台湾宫庙设计师操刀,亲自设计新哪吒庙大殿,并配以广场、壁画等,重现“封神”故事。此外,还有四川省翠屏山新建的“哪吒行宫”,亦吸引许多台湾信众祭拜。可以说,祖国大陆的哪吒信俗亦依托于沿海地区乃至台湾反哺,就如同泉州妈祖庙中众多的台湾天后宫捐匾、捐碑、捐山门,是两岸宗教文化相通相融的证明。同时,更是两岸融合发展,共同开发文旅资源的榜样。

  《哪吒2》于两岸交流的现实意义

  将焦点聚焦于两岸,讨论《哪吒2》更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所说的现实意义,实则专指文化寓意与政治寓意。文化寓意是指两岸自明清以来共享的哪吒民间信俗,为接受《哪吒2》提供群众基础,同时电影中融会的祖国大陆互联网与生活梗(哪吒欺负的“爱尖叫的”土拨鼠们,电影大量使用的绕口令,太乙真人一口川渝口音普通话等),画面制作精良代表的祖国大陆文娱产业硬实力,都对台湾民众视《哪吒2》为当代祖国大陆文化之镜起到一定作用。笔者父亲即使在台湾无福观看《哪吒2》,但仍对画面表现力稍逊续集的《哪吒1:魔童降世》赞不绝口。父亲不断说,大陆电影真的愈做愈好。

  至于政治寓意,则有两层。一是长久独占动画电影产业界霸主地位的美国,对中国大陆实行贸易战与经济技术封锁,但是中国大陆通过华为折叠屏手机、比亚迪电动汽车、C919大飞机等产品,展示“技术突围”。《哪吒2》的成功离不开令人惊叹的画面技术呈现,自然应被算做“突围”。二是台湾民进党当局不遗余力打压祖国大陆文娱产业在岛内生根发芽,致使《哪吒2》等优秀祖国大陆电影无法进入岛内。目前,台湾对祖国大陆电影实施限额抽签制,一年仅有10部陆制电影可以入岛,且由于审查周期长,最终能入岛的电影往往是两三年前的作品,使得台湾今年欣赏到《哪吒2》几乎不可能。以亲绿立场知名的台湾三立电视台,制播有关《哪吒2》电影的新闻时,引用电影中哪吒“欺负”土拨鼠时一句玩笑话“收你们来了”,隐喻收复台湾,实则是刻意政治化,为阻挠《哪吒2》在台湾上映“找碴”。

  因应台湾民进党当局的阻挠,祖国大陆推出许多利好台湾同胞观影政策,如福建“台陆通”客户端推出活动,只要台湾同胞3月31日之前购买“小三通”套票,即可获赠福建全域影院《哪吒2》电影票一张。各地台办、台联、台协、甚至台生会直接或间接组织《哪吒2》观影会,诸如台盟北京市委,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北京台生联谊会。《哪吒2》观影会已是祖国大陆各类企业、群团组织、学校党建活动主题。

  岛内各类团体,尤其学生组织积极组织赴陆观影。2月18日,马英九的大九学堂40余位学员在北京访问期间观看《哪吒2》。3月29日,台湾清华大学材料系特聘教授周卓辉带领28名学生和私立曙光女中学生若干名赴天津交流,观看《哪吒2》。

  启示

  若非《哪吒2》事关台湾民众喜闻乐见的三太子,若非《哪吒2》所代表的祖国大陆影视制作水平之高,《哪吒2》也不至于在两岸引发如此多回响。三太子哪吒信仰集中于闽粤和港澳台地区,尤其是台湾许多人不能理解:为何在庙中保佑民众安康的三太子,登上大屏幕就不让看了?只因为是大陆制作的吗?更何况《哪吒2》中几乎没有谈及(或影射)两岸的政治现实,且《哪吒2》的主旨也十分阳光、积极,从《哪吒1》对自我身份的探寻,到续集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宣示,可以说十分适宜青少年观影、形塑正向价值观。

  有关禁播问题,学界乃至舆论界多有推断,大多归咎民进党当局对一切陆制产品挂上“统战”的标签,同时将祖国大陆、祖国大陆制品与“统战”污名化。笔者认为,禁播的深层原因换做民进党当局的视角或可更加清晰。

  民进党当局禁播《哪吒2》源于三重忧惧,动画电影背后庞大的年轻受众,祖国大陆文娱产业的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民进党竞选依赖的台湾价值——其中不免关涉到(两岸共有的)信俗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祖国大陆从传统到当代的文化软实力对台湾人(尤其是青年)的吸引力。动画产业受众一直瞄准的是家庭与青年,姑且不论家庭观影后将对祖国大陆萌生好感,青年票一直是民进党主要票仓,民进党畏惧台湾青年受《哪吒2》影响而对祖国大陆抱有好感。祖国大陆文娱产业蓬勃发展,对台湾青年已不是简单的好感问题,而是关系到求学与就业的问题。民进党当局畏惧未来更多学习传媒、文史哲、非遗等人文专业的青年学生流向祖国大陆,进而打破其苦心积虑设置的交流壁垒。而其中,不乏自我认同为闽南人(且信仰两岸共有神明)的青年族群。他们对祖国大陆的了解越多,意味着民进党等“台独”势力抹黑的“宗教统战”、抹黑的两岸人民共有神明的宫庙交流的真相也将大白天下。由于民进党强调本土意识,即其强调以闽南人文化为主体的台湾各族群(外省人、“原住民”、东南亚等外籍配偶)组合文化,闽南人最看重的信俗,实际上却是与祖国大陆最亲的,何以不畏惧?同时,青年流向祖国大陆,民进党畏惧票仓流失,这怎能不让其忧惧。

  简单说,民进党禁播与反对《哪吒2》,出自对台湾年轻人流向祖国大陆的担忧,出自祖国大陆以两岸共有之文化信俗唤起台湾人国族意识的忧惧,害怕会就此失去掌控台湾政局的契机。笔者看来,若台湾民众有朝一日能不受限制地与祖国大陆人民一同观看《哪吒2》,或任何一部正在上映的、精彩的祖国大陆电影,即是两岸关系解冻的契机。(郑庭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