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文脉中华丝路寻迹”大洋洲两岸侨胞联合参访活动侧记

日期:2025-09-05 09:30:00 来源: 作者: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5月12日至18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甘肃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协办的“文脉中华丝路寻迹”大洋洲两岸侨胞联合参访活动在甘肃举行。来自大洋洲的两岸侨胞代表在为期一周的行程里,探敦煌瑰宝,行驼铃古道,走雄关如铁,访丝路重镇,寻红色记忆,增促统信念,促心灵契合。
  “这是一段令人震撼的河西走廊之旅,更是一场文化与心灵的深度对话。”在敦煌莫高窟第45窟西壁佛龛地塑像群前,参访团团长、大洋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联盟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田飞由衷地感慨道。
  连绵的三危山下,沐浴在晨光中的莫高窟一片静谧。伴随着一声声惊叹,大洋洲两岸侨胞联合参访团一行30余人走进了这座向往已久的文化宝殿。在讲解员带领下,分成两队依次参观。头顶洞窟穹顶壁画斑驳,难掩千年惊艳灵动;眼前尊尊佛像雕塑端坐,低眉垂目栩栩如生。“始建于南北朝十六国时期,历经隋唐宋元扩建,共有735个洞窟,敦煌究竟还藏着多少惊人的秘密?”澳大利亚昆士兰中国统一促进会会长倪建良站在莫高窟“石室宝藏”大牌坊前发出感慨。
  晨光浸透鸣沙山第一道沙脊时,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穹顶已化作倒扣的琉璃盏——球幕影院的蓝光漫过观众席,藻井纹样如星辰坠落,飞天群像从穹顶俯冲而下,衣带掠过惊起一阵低呼:“快看,壁画似是要将我们包围。”洞窟的虚拟门扉再次开启,285窟伏羲女娲全息投影在穹顶盘旋,持团扇唐朝仕女踩着《霓裳羽衣曲》的数字化旋律,与端坐观众席的我们擦肩而过。
  正午的沙海蒸腾着碎金,驼铃叮当切开热浪。“抓紧鞍子!”牵驼人一声吆喝,驼队便踩着千年商旅的足迹登上沙梁。防晒面纱随风掀起,恰与鸣沙山东麓北朝驼队浮雕遥相呼应。“原来我们和壁画里的商队,晒的是同一轮太阳啊!”全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同盟执行主席、澳大利亚悉尼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王然举起手机时,沙丘尽头浮出月牙泉的碧色裙裾,泉边芦苇在风中书写经卷般的倒影。
  暮色浸染沙海时,风蚀的崖壁忽然活了——莫高窟的朱砂与石青从岩峰渗出,在流云间晕染成敦煌的黄昏。数字投影的九色鹿踏着沙粒奔来,《乐动敦煌》的鼓点震落星辰。舞台深处,真人舞者与全息投影的飞天共舞琵琶弦迸出火星,点燃了复原唐代灯楼的六百盏金箔灯笼。“《乐动敦煌》的沉浸体验,仿佛让我们一起穿越千年,看到了活着的敦煌。五弦琵琶和排箫、胡旋舞和腰鼓,都是河西走廊上灿烂辉煌历史文化的独特证明。”新西兰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陈金明深有感触地说。星月亘古,敦煌千年。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以“敦煌文化与中华文化传承”为主题举办专题讲座,深入阐释敦煌文化丰富内涵、历史价值及时代意义,团员受益匪浅。
  祁连山雪线割破苍穹时,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的铸铁雕塑正渗出赭色铁锈——像1937年凝固的血与火。讲解员指尖触到人工智能(AI)语音导览:“这是董振堂军长未寄出的家书……”枪声密集,风声骤紧,玻璃展柜里的半截皮带竟微微震颤。
  纪念馆园区内掩埋着转战河西、血战高台壮烈牺牲的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3000多名西路军革命烈士遗骸。高耸入云的纪念碑镌刻着锤子镰刀标志,在阳光下无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团长田飞代表参访团敬献花篮。花篮缎带上的“百年守望”四字被山风掀起,与1936年冬被血浸透的党旗残片在展馆穹顶交叠。
  这片热血浇灌的土地,无声诉说着先辈们为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英勇抗争、牺牲奉献的感人故事,耸立着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陈列厅里,澳大利亚昆士兰中国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王蜀虹动情感叹:“红西路军用热血铸就的精神密码,永远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基因芯片。今天我们更要用这份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戈壁的风裹着千年沙砾,掠过祁连山北麓的褶皱。这里曾是一支驼铃商队踏过的荒芜古道,是地图上被岁月洇染的苍黄褶皱。今天,当来自大洋洲的侨胞踏上这片土地时,无人机航拍镜头里的金昌正以另一种姿态苏醒——银蓝色的光伏矩阵在戈壁滩上铺展成海,风车群如白色巨人挥动臂膀,金属与硅晶的棱角切割着阳光,为古老的河西走廊注入科幻电影般的未来感。启能万生新能源公司董事长田林芝向参访团介绍戈壁滩上一排排光伏电板时,团员们发出惊叹:“这里的每一度绿电都正在改写世界能源格局!”
  在金昌科技馆穹顶大厅,团员们仰头望见一道流动的“镍河”。全息投影将这座“中国镍都”的工业基因解构成璀璨星河:1958年地质锤敲响的矿脉、1981年炼出第一块镍锭的炽热熔炉、2023年动力电池中跃动的纳米级镍材料……“原来我们手机电池里的关键材料来自这里!”澳大利亚西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潘邦炤俯身观察展柜中银光闪闪的镍钴产品,不禁连连赞叹。当讲解员提到金川集团已攻克羰基镍制备等35项“卡脖子”技术时,瓦努阿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陈为宏在全息投影设备前驻足良久:“这些尖端技术放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祖国在稀有金属领域的突破令人骄傲。”
  在形似莫高窟九层楼的金昌产业发展展览中心螺旋展厅里,历史与现实完成了一场蒙太奇式的对话。老照片中,戴着防风镜的工人在沙暴里架设输电线;增强现实技术(AR)眼镜里,同一片天空下,无人驾驶矿车正沿着数字孪生地图穿梭。展柜内,20世纪80年代的铁锈色矿工帽与21世纪20年代的钙钛矿光伏芯片并置。这种跨越时空的陈列让团员们纷纷举起相机,新西兰媒体人张书豪边用手里的大疆运动相机GoPro记录边说:“原来戈壁的阳光不仅能晒葡萄干,还能编写城市代码。”
  黄河水奔腾不息,白塔山巍然伫立。夕阳为兰州铁桥镀金边,古渡口的石阶被浪花舔得发亮。交
  流座谈会现场的灯光如黄河水纹般漾开,大洋洲两岸侨胞、在甘台胞齐聚一堂,以一场“守护文化根脉增进心灵契合”为主题的深情对话为此次文化之旅画上句号。大洋洲两岸侨胞、在甘台胞代表踊跃发言,乡音与掌声交织,共识与真情共鸣,激荡起跨越山海的赤子情怀。大洋洲两岸侨胞代表分享了在住在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阐释和平统一方针、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等具体做法和经验。在甘台胞代表结合个人实际,介绍了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扎根祖国西部,面向台湾岛内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动两岸艺术、教育、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的有关情况。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祖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根脉和心灵归属,这是任何人为阻挠都分不开、割不断的。广大侨胞、两岸同胞应积极行动起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去中国化”“文化台独”行径,共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
  澳大利亚昆士兰中国统一促进会执行副秘书长陈光泰以诗言志:“短短数日,情谊深重。我们走进甘肃,触摸中华文脉,感受家国温度。虽将离去,情义不散。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