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相关新闻  > 正文

首届两岸和平论坛闭幕 发表纪要画下完美句点

日期:2013-10-12 19:30 来源:中国台湾网 作者:王思羽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以“两岸和平、共同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两岸和平论坛12日下午在上海闭幕。(中国台湾网 田云鹏 摄)

  中国台湾网10月12日上海消息 以“两岸和平、共同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两岸和平论坛今天下午在上海闭幕。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海峡两岸的120多位智库学者,围绕两岸政治关系、两岸涉外事务、两岸安全互信、两岸和平架构四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闭幕式上,两岸学者代表分别进行论坛小结。两岸14家主、协办单位共同发布《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纪要》。

  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执行董事高思博在发表论坛小结时表示,本届论坛中,两岸专家学者凝聚智慧,围绕四大议题讨论两岸关系。共进行4场主题演讲,发表16篇鸿文,邀请16位评论人对四大主题进行评论。大会据此发布的论坛纪要文字精要、言简意深,堪称两岸14家主、协办单位的才智之士历经无数论辩沟通,产生出的字字推敲的作品,足以作为本次论坛的完美句点。

  高思博表示,从中四大议题的安排可以看出,本次论坛可谓“争一时,也争千秋”。争一时是为了让将来的路更好走。对于千秋长远,与会嘉宾就搭建两岸永久和平的架构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不外乎是希望两岸的永久和平能够早日来临。他衷心希望本次论坛可以成为两岸迈向永久和平的第一步。“将来,当我们回顾在2013年10月花了两天时间,在和平论坛里畅所欲言,也许可以让将来的子孙享受到永久的和平。”

  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周志怀在论坛小结中指出,本次论坛由两岸众多民间智库与学术机构共同主办,第一次集中讨论两岸重大政治议题,标志着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开启。论坛取得丰硕成果,相信会对今后两岸政治对话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他表示,两岸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可能会对相关政策的决策与执行产生积极影响,为两岸决策者提供可资参考,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另一方面,作为知识精英的声音,也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大众,继而营造出更加有利于开展两岸政治对话的氛围。

  周志怀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开启政治商谈是化解挑战的需要,也是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的需要。为此,两岸民间智库和学术机构应洞烛先机、积极探索、把握趋势、预作准备。共同努力为两岸关系的再发展、再突破做出新的贡献。

  闭幕式上,两岸14家主、协办单位共同发布《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纪要》,并建议下届两岸和平论坛移师台北举办。(中国台湾网记者 王思羽)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 西藏文化网 | 西藏人权网 | 浙江统促会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