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相关新闻  > 正文

引进版权让大陆节目进步很快但更需鼓励创新

日期:2014-05-06 08:47 来源:新华网 作者:吴济海 李寒芳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引进版权让大陆节目进步很快但更需鼓励创新——专访台湾金牌电视节目制作人王伟忠

  王伟忠过去30年制作的很多电视节目保持收视长虹,被称为金牌电视节目制作人,甚至被一些媒体誉为台湾“史上最值得被托付遥控器的男人”。

  近几年,他开始更多地走向前台,主演舞台剧,并担任大陆一些综艺节目的评委。日前他在台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大陆的电视节目进步很快,但更应该鼓励创新。

  引进版权让大陆节目进步很快,但更需鼓励创新

  王伟忠制作的《我猜我猜我猜猜》《康熙来了》《超级星光大道》等综艺节目,以创意著称,在两岸深受欢迎,也捧红了吴宗宪、蔡康永、大S(徐熙媛)、小S(徐熙娣)等台湾艺人。

  他也一直很关注大陆的电视,看过《康熙大帝》《汉武大帝》《大宅门》等历史剧以及《蜗居》《大丈夫》等时代剧。“这些剧都蛮不错的。”王伟忠说。

  近几年,大陆一些电视台热衷于引进国外版权的综艺节目,如《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我是歌手》等,并邀请综艺节目大腕担任评委或导师,在大陆掀起“选秀风”,也引起一些质疑,认为“烧钱”有余,创新不足。

  对此,在大陆综艺节目《中国梦之声》《中国达人秀》担任评委的王伟忠认为,电视商业竞争很厉害。哪个节目火了,其他电视台一窝蜂地跟上很正常。

  “大陆电视台现在引进版权节目,这是个过程,可以把电视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提高很快。我看他们拍摄的内容、速度跟执行,进步太快了。尘埃会慢慢落定,各台找到自己的特色。过程结束了,一定要鼓励创新节目,这个很重要。”王伟忠说。

  对于创新,他认为,电视台领导要鼓励创新,政策要鼓励创新。电视台达到盈利指标后,“应该规定,要有一定比例的盈利用来创作新节目”。

  王伟忠说,节目制作人也要有胆子做开创性节目,不能总担心风险。节目能不能红,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但创作本身不能有目的,要对创作有热情,老板也要鼓励,这样才能创新。

  他认为,大陆的一些影视节目,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手机》等,“已经跟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产生关系”,这就是一种创新。

  与其说喜欢眷村,不如说是怀念鸡犬相闻、相濡以沫的感情

  在台湾嘉义眷村长大的王伟忠近年来对眷村题材的创作着力较深,也受到两岸观众的热烈欢迎。

  以眷村为背景的电视连续剧《光阴的故事》在台播出后,观众反响热烈。与赖声川合作的舞台剧《宝岛一村》,自2008年12月起在台湾、大陆巡演至今超过80场,场场爆满。

  他新近创作并主演的舞台剧《往事只能回味》讲述分别在北京和台湾眷村长大的两个同龄人的真实故事,近日在北京和上海上演,引起轰动。“国家大剧院已经邀请我们去演”。

  眷村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台湾当局为了安排国民党军队人员及其眷属所兴建的房舍。眷村里住着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口音的人们。但为改善住户的生活环境,也由于破旧的环境有碍都市发展,全台很多眷村被拆除,其中包括王伟忠出生和长大的地方——嘉义市眷村“建国二村”。

  “眷村对我来讲就是一个太好的童年回忆,有这么多感情在里面。”王伟忠说。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 西藏文化网 | 西藏人权网 | 浙江统促会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