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相关新闻  > 正文

“两岸通婚第一村”:第三届海峡两岸(围头)七夕返亲节举行

日期:2014-08-03 08:19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博闻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我和我的先生是自由恋爱!”在两岸姻亲恳谈会上,吴汝婷兴奋地说,“我的表妹,还有我的闺蜜,也是通过我的介绍,嫁到台湾的。”坐在她身旁的闺蜜洪秋菊微笑着“嗯”了一声。

   在她们身后“第三届海峡两岸(围头)七夕返亲节”的横幅显得格外醒目。

   8月2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第三届海峡两岸(围头)七夕返亲节”当日举行。对于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的村民来说,这个传统的七夕,因为有了围头新娘携子带夫回到故里,成为了一次集体的浪漫“约会”。

   围头村与台湾金门岛相距仅5.6海里,是大陆距离大金门岛最近的渔村。由于地缘优势,这里是1958年“八·二三”炮战的前沿;也是因为地缘优势,如今这里和台湾之间有142对新人喜结连理。“围头村从1992年开始和台湾通婚,可谓‘冤家变亲家’。”围头村村委会主任洪水平说。

   据洪水平介绍,围头姑娘嫁到金门的有近40位,澎湖20多位,其他的遍布高雄、台南、屏东、台中等地。近年来村里还迎娶了5位台湾新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两岸通婚第一村”。

   “全国登记在册的已经有35万对两岸婚姻,福建约有11万对左右。”福建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葛铁强说。

   此次来自台湾地区的姻亲共有277人。十年前,苏志伟经人介绍认识了围头姑娘徐美珊,被她温柔的气质吸引,两人结为夫妻。十年后,夫妻恩爱如初,还添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这一次返亲节,苏志伟专程陪同太太回乡探亲,“我请了十多天的假,一定要陪她回来的。”苏志伟说。

   “围头村举办返亲节,让我们这些在外的媳妇儿很有面子。公公婆婆看到了家乡很重视我们,老公也更加疼爱我们。”1992年第一个嫁到金门的围头姑娘洪双飞说。

   嫁到台湾20多年,和丈夫一起打拼事业的围头姑娘、台湾返亲团团长洪玉婵说,“姐妹们看到家乡的变化很开心,家乡强大了,姐妹们在台湾生活也觉得更有尊严。”

   “希望家乡能和台湾这边有更多的交流,希望娘家人能多来看看我们围头村的女儿,我们愿意为组织协调工作出力。”嫁到澎湖14年,已经是一家奶茶店店主的洪秋菊说。

   洪秋菊的话引起了在场许多围头姑娘的赞同。“两岸炎黄子孙是一家亲,我们会继续努力,搭好两岸这个桥梁,做两岸交流的‘使者’。”洪玉婵说。

   2日晚,在围头村金沙湾的海滩上,两岸姻亲的下一代们举行夏令营活动,他们将在这里度过一段难忘的暑期生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多了解家乡。”35岁的吴玟翎说。(记者王博闻)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 西藏文化网 | 西藏人权网 | 浙江统促会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