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历史珍存  > 正文

孙中山与澳门

日期:2013-08-05 10:46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慕梓里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一百年前,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澳门这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小城,成为孙中山开始革命生涯的第一站,给了他大量的支持。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其父孙达成早年在澳门当鞋匠,因此他少年时多次到澳门。而且他早年前往檀香山,以及在香港求学期间,都常常经澳门往返香山县和香港,也曾在澳门做短期居留,对澳门十分熟悉。其兄孙眉,原配夫人卢慕真都曾居澳门,并逝世于澳门。

  孙中山中学毕业后,看到当时中国医疗卫生状况非常落后,决心习医,并于1886年进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的南华医科学校学习,1887年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在他就读西医书院的最后一年,应澳门镜湖总理曹善业和何穗田邀请,赴澳门为富绅张心湖的太夫人治病。张心湖是一位民主思想深厚的维新分子,身居香港而家在澳门,他很早就与在香港读书的孙中山、陈少白成为朋友。孙中山药到病除,一炮打响,在镜湖总理中反响很大,使镜湖执事者进一步认同西医、认同孙中山的才华。随后卢焯之、何穗田等人向镜湖值理会推荐孙中山担任镜湖医院西医。1892年,孙中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同年9月应邀到澳门镜湖医院任义务西医。正如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所说,“予卒业之后,悬壶于澳门、羊城两地以问世,而实则为革命运动之开始也。”正是镜湖医院为孙中山踏出革命生涯的第一步提供了重要舞台,澳门也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之一。

  其实早在孙中山求学香港期间,就与杨鹤龄、陈少白、尤列倡言革命,当时被称为“四大寇”。由于表现激进,被卷入诉讼,法庭上担任翻译的费朗西斯科·飞南第为他提供了帮助,因此成为朋友。飞南第是澳门土生人士,其家族是澳门富商,开设“三记行”,经营博彩业致富。后来飞南第还为孙中山向澳葡当局申请在澳门的行医执照。

  孙中山毕业之时,已不满足于“医人”这一职业,而抱着“医国”的信念,选择澳门镜湖医院是必然的,正所谓“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借医术为入世之媒”(《伦敦被难记》)。澳门虽然地方小人口少,但在西方走向中国、中国连接世界的大航海时代,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澳门中西文化荟萃,各种宗教交汇,是中国近代史几百年间西学东渐和东方文化向西方传播中的重要桥梁。正是这一独特的地位,使澳门成为当时中国风气领先的地区之一。而澳门的知识分子,包括文人、教师、专业人士和学生,在人口中的比例迅速增长。以康有为、梁启超为核心的维新派直接在澳门开办学校、开展活动。戊戌变法失败后,富商何穗田立即响应,组织保皇会澳门分会,自任会长,澳门成为维新派的舆论、活动中心。当时澳门民主思想氛围相当深厚,有温和的改良派,也有思想激进分子。澳门华商及知识界普遍接受科学救国、教育兴邦的思想,澳门成为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沃土和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1890年,孙中山致函香山县籍退职官员郑藻如,提倡兴农桑、禁鸦片、办学校的文章《致郑藻如书》就发表在澳门《濠头月刊》上。著名维新派思想家郑观应于1891年编纂《盛世危言》时,也将孙中山所写的《农功》一文收录在内。

  从1892年孙中山进入镜湖医院起,到1925年他辞世,在长达33年的时间里,镜湖医院一直与他保持着紧密联系,支持其革命活动。孙中山在伦敦蒙难后以英文写成的《伦敦被难记》(Kidnapped in London)中记述了当时的情景:“予既居澳门,澳门中国医局之华董,所以提携嘘拂之者无所不至,除给予医室及病房之外,更为予购置药材及器械于伦敦”。当年澳葡当局称早期的镜湖医院为中国医院,孙中山所说的澳门中国医局即指镜湖医院。孙中山在该文中还说“此事有大可注意者一端:则自中国有医局以来,其主事官绅,对于西医从未有正式的提倡,有之,自澳门始。”当时澳门只有政府的一间医院和华人创办管理的镜湖医院,前者一直采用西医,后者以中医药为人治病,自孙中山担任义务西医开始,才有西医应诊。孙中山的导师康德黎(Cantlie)常到澳门协助手术,据他回忆,“中国施行外科手术时的情况,与英国截然不同,华人医院值理在手术室内监视,至于病者亲属,亦环立参观。对于割肾石,华人尤感不是常见之物,当割完之时,观者皆大惊服,同时欢呼胜利”。后来在澳门友人的帮助下,孙中山又开了中西药局和医馆,每天在三处应诊。7至9时在中西药局应诊;10至12时在镜湖医院免费赠医,不受分文,以惠贫穷;13至15时,在写字楼,即孙医馆应诊;15时以后出门应诊。逢星期日10至12时在写字楼为人们种牛痘。孙中山的杰出医术和高尚医德很快就得到澳门媒体盛赞,《镜海业报》1893年6月6日创刊号登载“镜湖耀彩”,同年7月25日刊登“神乎其技”,9月26日刊登“春满镜湖”等文,赞扬孙中山医术高明,给贫困病人赠医施药,有崇高医德。

  镜湖医院也曾借款支持孙中山行医,宣传革命。孙中山1892年9月才到镜湖,但在1892年10月到1893年3月的短短几个月内,镜湖就先后两次借给孙中山白银3168两,这相当于镜湖医院当时全年支出经费的一半,足以证明镜湖对孙中山的信任,对推广西医的殷切,以及对孙中山宣传革命的认同。与此同时,有些镜湖总理还以私人名义借款给他,并无偿还期限,也不设利息。也有总理提供其家族物业草堆街80号给孙中山开设中西药局,为孙中山在澳门行医及进行革命活动提供资金和场所。

  孙中山在澳门的行医和革命活动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对他本人和澳门都有深刻的影响。在1925年的一次演讲中,孙中山清晰地阐述他的民主革命思想是在澳门形成的。事实上正是在澳门期间,他与改良思潮决裂,决定推翻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选择民主共和作为中国的唯一出路。而对澳门而言,原来华人中维新改良思潮盛行,孙中山在澳门播下的民主革命的思想火种,使澳门逐渐成为辛亥革命及其后反复辟的重要根据地。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兴中会,次年兴中会澳门分会成立,镜湖总理何穗田提供当时他自己的物业白鸽巢由义巷11号一幢楼给兴中会澳门分会做会址。

  1895年10月,孙中山在广州举行首次起义,因泄漏消息和接应未至而失败。11月,孙中山被清政府通缉,逃至澳门。当时卢焯之向其伸出援手,商请葡籍友人飞南第以船护送他到香港,成功掩护他和陈少白等同赴日本。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9月,他派人在广州、香港、澳门开展工作,“联络同志,接受会员”。同盟会在澳门的联络点设于白鸽巢由义巷11号,直接进行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1909年,孙中山授命卢廉若、卢怡若、林君复、谢英伯等在澳门组织同盟会澳门支会。谢英伯已于1907年加入同盟会,后参加广州新军起义,并策划了黄花岗起义。可以推断,卢廉若、卢怡若也是同盟会成员。澳门同盟会开展了大量活动,包括宣传、筹款、策划反清武装起义等,对辛亥革命做出了直接贡献。

  1913年,孙中山从上海赴澳门,约陈炯明从广州到澳门,商讨宣布广东独立、讨伐袁世凯事宜,并探望居澳门重病的长女。此后,澳门成为反复辟的重要基地。1920年,孙中山派人赴澳门筹款组建空军,仅有的三架飞机中有一架是卢廉若捐的。

  1925年3月25日,孙中山于北京逝世。3月29日,一场以澳门华侨名义举办的追悼会在镜湖医院举行,参加追悼会的各界人士逾2万人,而当时澳门人口仅7、8万,足见澳门人对孙中山的敬仰之情。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 西藏文化网 | 西藏人权网 | 浙江统促会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