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要闻  > 正文

侨报记者甘南纪行——守望中国香巴拉

日期:2013-08-08 09:03 来源:美国侨报 作者:洪明宇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走进甘南,走进藏传佛教圣地

甘南之行的第一站,停留在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

始建于1709年的拉卜楞寺,目前保留有全中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藏传佛教学府。

因在藏区全民信教,格鲁派实行政教合一的体系,使得寺院不仅在藏教的传承中居于神圣地位,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地区稳定等方面也会发挥重要作用。

7月的拉卜楞寺迎来了一年当中的旅游旺季和朝圣佳期,除去天南海北的游客之外,最多的便是皮肤黝黑、沉默寡言的藏族同胞。藏民们攒够了钱,便会携家带口来到这里,绕着殿堂不停转圈、祷告;更有虔诚之人,沿途跪拜磕长头而来。

从殿前广场举目望去,高远的天空之下彩旗招展,喇嘛、藏民、游客相互交错,互不干扰,共抱虔诚之心。

事实上,在藏地安宁祥和的景象背后,近年来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的渗透和侵蚀威胁时刻存在,并且是一个敏感复杂,然而无法回避的话题。

在拉卜楞寺寺庙管理委员会温暖的会客室,年逾50的成来副主任生起火炉,用飘香四溢的酥油茶接待了记者一行。谈及“藏独”,成来表示:信仰归信仰,政治归政治,而当二者掺杂在一起,原本赤忱的信仰便不再纯粹。

而寺院接待处讲解员嘉欢则表示,根据佛教经义所言,“所见为所信”,只有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才能相信。所以,对于藏独分子的煽动,拉卜楞寺的僧人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对戒律的遵守,都不会相信,也不会参与。

因为僧人不直接参与生产活动,所以如何养老是记者提出的一个问题,对此,嘉欢表示,目前全寺上下经过学位授予,拥有僧人资格证的注册僧人都已被纳入当地政府民政部门的社会保障体系,未来将由财政来确保他们安心养老。

告别了拉卜楞寺,穿越广袤的桑科草原一路往南,来到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记者到达又一座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藏传佛教圣地——郎木寺。

郎木寺因其创始人嘉参格桑活佛的传奇经历和高深修为,在藏地拥有崇高地位。在其圆寂之后,郎木寺历世活佛继承弘扬第一世活佛的弘法大愿,个个致力佛性修炼,学问通达,业绩显赫,在整个藏区乃至世界佛教界影响深远。

在2008年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发生后,一批颠覆分子来到郎木寺,煽动寺中僧人响应、参加暴力恐怖活动,然而,结果却是全寺上下无一人参加。

郎木寺管委会主任洛藏加措说,佛教宣扬大慈大悲的理念,如果使用暴力,制造混乱,就是违背教义,也就谈不上爱教了,所以,爱国与爱教并不冲突,反而是一致的。严格的寺规和教规,不会允许真正有修为的僧人参与暴力。

明事理、识大体、爱国爱教是甘南僧人的共同特点。正所谓得道多助,2010年,毗邻的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郎木寺受到相当程度的损坏,当地政府特拨专款200万人民币,用于寺庙维修经费。此外,来自当地藏民和海内外信徒的捐款也纷至沓来。如今,寺庙已完成了修缮工程,新修的金顶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生态立州,湿地保护——甘南的环保设局

碌曲县是甘南之行的第二站,境内有着“高原明珠”之称的尕海湖。

尕海湖之于甘南,正如长城之于北京,为游客必去的景点。作为甘南第一大淡水湖,尕海湖水草丰茂,许多南迁北返的珍稀鸟类在此落脚和繁殖,黑颈鹤、灰鹤、天鹅等珍禽遍布湖边草滩,让这里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亦让此地成为名副其实的香巴拉。

仲夏正是尕海湖最好的季节:格桑花铺盖在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之上,烟波浩淼的湖面上万鸟聚集,天空深邃如井,云如裙裾。尕海湖如同一面明镜镶嵌在高原之上,静静倒映着一切。

尕海湖自然保护区站长张勇,将自己的办公室建设在湖边的瞭望塔上。防护沙漠化对草原的侵袭以及守望候鸟平安度夏,是他最主要的两项任务。

张勇告诉记者,眼前的尕海湖曾遭遇过三次干涸灾情——受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过度放牧,尕海湖区地表裸露,草场沙化,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在最严重的2000年,尕海湖区萎缩成一个硕大的沙坑。

为拯救尕海湖,保护湿地,2002年,碌曲县投入重金,在尕海湖西北侧修筑梯形拦水坝,以抬高水位,扩大湖水面积。同时,修建了一条长4.7公里的生态补水渠,将附近支流的河水引入尕海湖。

而最重要的举措,在于保护区向牧民实行的草场置换:通过1亩换5亩的“汇率”,将牧民有序引导至新草场,从而保护尕海湖3600公顷核心区内的水草。此外,保护区还对湖区周边实施围栏禁牧,沿湖设置了高2米、长21公里的隔离网,有效保护了核心区湿地资源。

“鸟类活动是一个区域的生态晴雨表,也是最能反映尕海变化的参照物。”张勇表示,通过近年来尕海保护站收集的鸟类活动观测数据,可以看见水鸟数量和种类正在逐年增长,湿地的生态环境正在快速恢复和改善。

2011年,尕海湖湿地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全世界第1975块被列入该名录的湿地。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 西藏文化网 | 西藏人权网 | 浙江统促会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