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最新消息  > 正文

雪域西藏行记

日期:2018-08-17 19:30 来源:欧洲新报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作者《欧洲新报》赵轲 

  
  
  西藏,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
  
  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
  
  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
  
  这是诗人海子的名篇《西藏》中最脍炙人口的几句,他笔下的西藏冷艳、神秘、荒凉、孤寂,吸引了几代文青前去西藏追寻内心的自由与神圣。我自然也是一样。
  
  
  
  之前有机会来西藏旅游,因为健康原因错过了,总觉得哮喘和高反是自己难以逾越的屏障。所以我非常荣幸有机会跟随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媒体藏区行活动来到林芝、拉萨和日喀则参观访问,不是以一个观光客的视角,而是以一个观察者的视角,深入地了解了西藏的过去,还有她的现在和未来。
  
  
  
  鲁朗位于距林芝地区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雪山、林海、田园勾画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素有“西藏江南”美称。“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是龙王爷居住的地方,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景区处在茫茫的原始森林中,生态环境保护完好,生物品种多样独特。
  
  
  
  2011年,广东省和西藏自治区共同把“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建设项目列为重点援藏项目,提出要打造凸显藏族文化、自然生态、圣洁宁静、现代时尚的国际旅游小镇。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2012年3月正式启动并奠基,历经粤藏两省区六年精心规划建设,项目已于2017年3月28日正式运营。
  
  
  
  广东省第八批援藏队副领队、林芝市政府副市长、林芝市鲁朗景区管委会主任黄细花介绍,“鲁朗小镇”规划以扎唐鲁措为中心,由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绿地、水系共同构成,辐射鲁朗景区、藏族古村落、特色乡村民宿等周边资源,希望能打造成为集科技、文创、精准扶贫和旅游为一体的精品项目,扩展旅游产业的辐射和带动效应,为林芝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一个很好的载体,带动旅游发展和当地农民增收。“鲁朗小镇”项目至少为当地群众提供2500个就业岗位,并提升了当地村民的就业技能。
  
  
  
  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的四季吉祥村是个新型农村,位于曲水县才纳乡境内拉萨河谷农区,是曲水县两个重要的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四季吉祥村于2016年8月开工建设,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总投资1.43亿元,当年12月初完成搬迁入住工作。全村分为“春、夏、秋、冬”4个村民小组,分别用绿、红、白、蓝四色的房屋外墙颜色来代表,建有房屋365套,主干道12条,代表一年四季12个月,故名“扎西堆喜”,意为“四季吉祥”。
  
  
  
  四季吉祥村第一书记索朗央吉介绍道,村里的住户都是曲水县内因生病、就学、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生活困难等原因造成的建档贫困户,依“自愿搬迁”原则入住。为了让搬迁来的新村民们能够很好融入和适应当地生活,四季吉祥村采取多项措施帮助村民们安居乐业,脱贫致富。村子积极落实多项惠民政策,为村里学生教育升学、贫苦户低保、村民医疗保障、就业培训等多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同时,定期组织开展的爱心义务剪发、文艺演出、赛马大会、物资交流会等丰富活动,也让村民们对新家园更有归属感。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真正要让村民们脱贫致富,实现村子的“造血”功能很重要。站在村子规划展板前,索朗央吉特别骄傲地告诉记者,村子周边已建成百亩连株温室、万亩苗木种植基地、四季吉祥村内产业区、净土健康产业园区A区等多个产业基地,已吸纳解决了村里四百多个劳动力,让新村民们就近有工作,有收入。此外,村民们还通过外出打工、手工编织、成立合作社等多种方式积极脱贫致富。四季吉祥村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拉萨市城关区智昭净土健康产业园同样也是通过“造血”的方式,打造出了净土健康品牌蔬菜、果品、乳制品、蜂蜜、矿泉水等系列产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贫困人口的就地就业、就地增收。目前园区内有四大扶贫项目:城关区高标准奶牛养殖(繁育)中心项目、扶贫蔬菜直销车购置项目、油桃种植基地项目和净菜加工厂项目。城关区394户1212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不仅可以参与分红,还可以通过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学习内地先进的种植技术,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增收致富。
  
  
  
  我们来西藏旅游,都会被这里未被开发的原始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雪山、草地蓝天、白云,景色圣洁得足以净化人的心灵。对每个人来说,能来一次西藏,当真是此生无憾了。都说自然环境不能被破坏,一定要保持原生态。但是,当我们在抱怨公路和高压电线塔破坏了自己拍照的构图和意境时,却没有想到,我们还有三百多万同胞生活在这里,如果没有公路铁路,没有电,在地球的第三极如何才能保障自己生存的权利。西藏号称“亚洲水塔”,水资源丰富。为了保护这一关系到国家命脉的战略性资源,西藏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面积已超过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0%。在经济总量远落后于其他省份的情况下,西藏禁止了钢铁、冶铁、化工和造纸等高污染产业的发展,提出“决不能引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进行了关停和转产。为了天蓝水清,为了国家利益,西藏同胞们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在脆弱的生态环境面前,合理地保护、利用、开发资源,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相结合,是西藏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巴松措又名错高湖,是藏传佛教红教宁玛派的圣湖,也是西藏东部最大的淡水堰塞湖之一,位于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错高乡。巴松措四面环山,气候温和,201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
  
  
  
  湖心岛上的措宗工巴寺属藏传佛教中红教宁玛派寺庙,供奉莲花生大师,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据说该寺是由宁玛派高僧桑杰林巴于600多年前兴建的,“措宗”即为“湖中城堡”之意。措宗贡巴寺属木石结构,上下两层,供有许多佛像。始建于唐朝末年。佛殿内有3尊巨大佛像:正中是弥勒佛,盘坐在莲花台上,笑容可掬;左侧是千手观音,右侧是金童玉女像。岛上还可以看到格萨尔王战马留下的蹄印、挥剑于石头上留下的剑痕、桃抱松、以前的水葬台、树叶上有自然形成的藏文字母的“字母树”、莲花生洗脸的神泉。
  
  
  
  拉萨的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黄教格鲁派寺院,也是黄教六大寺庙之一,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藏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象征着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在格鲁派中地位最高。
  
  
  
  哲蚌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暨最高主持阿旺群增大师在身体抱恙的情况下也坚持陪同海外华文媒体一行,并亲自为大家详细讲解哲蚌寺的一砖一瓦、一经一学。
  
  
  
  哲蚌寺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创建,有着逾半个世纪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416年。该寺僧众非常多,培养的僧侣遍布各大派系,被誉为“佛学界的清华”。
  
  哲蚌寺沿山势逐层而建,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寺内原有七个札仓(经学院),后合并为四大札仓。该寺的建筑大都是明清两代陆续修建的,结构严密,殿宇相接、群楼层叠,每个建筑单位基本上分为三个地平层次,即落院、经堂和佛殿,形成由大门到佛殿逐层升高的格局,强调和突出了佛殿的尊贵地位。其中,最有名的佛殿要数措钦大殿,殿内的大经堂,雄伟壮观,有183根立柱,柱上的雕刻十分精美,还有精美的织绣经幢、挂幢、唐卡(卷轴画)以及佛像、壁画等加以修饰,同时可以容纳八千人诵经。
  
  
  
  哲蚌寺内还保存有大量藏族的古代文献和经籍,比如,珍藏着佛教经典《甘珠尔》和佛经注疏《甘珠尔》各一百多部,以及宗喀巴三师徒等著述的几百部佛教经典手抄本等。措钦大殿里还保存有二到四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大殿四壁,绘有许多精彩壁画,有释迦牟尼的百行转图、人间形成图、生死轮回图等。
  
  哲蚌寺的法事颇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僧俗同庆的活动,其中场面最大的要算“哲蚌雪顿”了。藏历六月三十日“雪顿节”当天, 哲蚌寺最出名的是在雪顿节期间那铺满山坡的展佛,每年的雪顿节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冲着“展佛”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目睹这一场壮观的景象。
  
  
  
  西藏众多的名僧大都曾在此学经,高僧博学多才,经学深厚,寺内有几处树木繁盛的院场,可是哲蚌寺著名的辩经场,拥有足够的佛学知识才能在辩经台上脱颖而出,获得最高荣誉“格西”学位。
  
  哲蚌寺珍藏着藏传佛教数百年来的信仰,延传着历史悠久的藏文化,是了解藏传佛教以及藏文化的宝库。
  
  
  
  初到扎什伦布寺,眼前的景象与内地的寺庙完全不一样,没有想象中的几进门、几大殿的格局,也没有习惯了的香火缭绕。相比起拉萨的布达拉宫或是大昭寺,这里显得清净不少。游客不多,更多的则是穿着朴素的藏人或是穿着红色袈裟的喇嘛。
  
 
  
  扎什伦布寺的房屋和殿堂依山而建,整体面南偏东,是依照黄教传统的建筑布局,整个建筑分为班禅拉章(寝宫)、堪布会议厅(后藏行政机构)、四大扎仓(经学院)和灵塔殿、晒佛台等几大部分。
  
   
  
  寺内最主要的殿堂有三座,也就是远处可见的三座金顶所在,它们分别是供奉世界最高强巴佛的强巴佛殿,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殿,以及十世班禅大师的灵塔殿。
  
  在藏区,很多家庭的孩子,从小离家到寺庙里跟着师傅学习,学藏文、学宗教知识也学天文历法,还要研究佛典、学做酥油花、绘唐卡。扎什伦布寺其实就是一个独立的社区,只不过居民都是僧人,许多人都是从小就在这里长大,学经、辩经、学位考试,并在这里终老。
]
 
  
  藏传佛教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宗旨始终在于爱国爱教、护国利民,即:劝人向善、促进社会和谐,调和矛盾、维系社会稳定,精研佛法、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正气、拥护祖国统一。历史上,八思巴、宗喀巴大师、五世达赖喇嘛、历世班禅大师等各教派高僧活佛无不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卓越贡献。以十世班禅大师为杰出代表的西藏宗教爱国人士,支持民主改革顺利进行,积极推动宗教领域改革,引导藏传佛教重新走上了与社会相适应、为群众谋福利的正确道路。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所在的藏式传统大院名为“冲赛康扎康”,位于拉萨古城八廓街北街,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朝政府曾在这里成立首座驻藏大臣衙门,供驻藏大臣办公和居住。由于驻藏大臣可以从大院南楼的窗户近距离欣赏八廓街的繁华景象,因此这里被称为“冲赛康”,意为“可以看到集市的房子”。
  
  1750年,时任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在冲赛康衙门成功诱杀了意图谋反的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两人也在变乱中遇害,驻藏大臣衙门遭焚毁。为纪念两位驻藏大臣的英勇事迹,乾隆皇帝下令将冲赛康衙门改建为双忠祠。
  
  
  
  陈列馆中的展览共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清政府驻藏大臣治藏事迹专题展、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复原陈列展、清政府驻藏大臣诗词书画生活展、民国中央政府治藏事迹专题展以及中国共产党治藏新纪元展等。展览通过展厅陈列、复原陈列、场景展示、图版展示等表现形式,展出各类展品数百件,充分表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随着政策制度体系的不断调整完善,历代中央政府能够在西藏有效行使主权并施政管理。
  
  
  
  帕拉庄园全称帕觉拉康,位于江孜县城西南约4公里的班觉伦布村,是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是西藏大贵族帕拉家族的主庄园。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帕拉庄园位居旧西藏十二大庄园之列,是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帕拉庄园是旧西藏贵族和农奴两种不同阶层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旧西藏社会的缩影;也是考证旧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场所。
  
  
  
  帕拉家族是一个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老家族。先后有5人担任过西藏地方政府的噶伦,总管西藏行政事务。在政教合一的旧西藏,帕拉家族有着很大影响。帕拉家族家财万贯,名下庄园、土地、牧场、牲畜、农奴数不胜数。然而在1959年3月,拉萨发生叛乱时,帕拉家族随达赖集团出逃印度。帕拉家族的逃亡,这个在西藏显赫一时的封建领主以及封建农奴制在此时便覆灭了。一个旧制度的死亡,意味着新制度的诞生。1959年的民主改革,农奴翻身做主人,在西藏历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由于受长期封建农奴制度和政教合一制度的影响,民主改革前的藏传佛教已经偏离了其宗旨,少数极权分子坐拥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和巨大的社会财富,固步自封、拒绝变革,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阻碍社会发展的落后力量。分裂主义分子念念不忘分裂社会主义祖国、复辟封建农奴制度,无所不用其极地加紧渗透破坏活动。近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作出了一系列推动藏传佛教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使广大僧尼和信教群众充分享受到了作为国家公民的权利,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更加坚定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服务信众、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信念与决心。
  
  
  
  西藏,千山之巅,万水之源
  
  来到这里,你会把心中所有的赞美奉献于她
  
  她真,真得好似汉子御马的皮鞭
  
  她美,美得就像少女含羞的笑靥
  
  她善,善得如同阿妈口中千年不变的真言
  
  如果你没有来过,也许你不会后悔
  
  如果你来过,你就会发现
  
  她就是你的心,无论你去哪里,都会牵挂着她
  
  此生难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文化网 | 西藏人权网 | 浙江统促会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