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要闻  > 正文

戴面纱的藏医药如何“国际范”

日期:2014-07-28 13:34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寒芳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华网西宁7月22日电(记者李寒芳)绿松石、芙蓉石、珊瑚、猫眼石……这些光彩夺目的“金银财宝”,在中却是司空见惯的入口之物,这让美国《侨报》特约记者郑雪松百思不得其解。

    海内外华文媒体近日走进青海藏区,采访主题之一是在雪域高原传承2000多年历史的藏医药。

    藏药中,金、银、铜、铁、锡等皆可通过特殊的炮制技术,使其发生质的变化入药。“西医普遍认为重金属有毒,尤其是水银更是闻之色变,藏医要国际化怎么回答这个问题?”郑雪松对玉树藏医院副院长扎西发出了疑问。

    “他们认为重金属是毒,我们却用来去毒,这的确是让西医觉得最不可思议的部分。”扎西说,重金属在藏医药临床已经经过千年检验,但是还没有一个国际标准可以科学解释。

    据悉,藏药在制作过程中,对原料、处方及工艺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以藏语称之为“佐珠钦莫”的“水银洗炼”为例,这一方法早在2006年就正式成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酥油灯长明、藏香氤氲……青海久美藏医院和玉树藏医院,都有供奉着药师佛的佛堂。扎西告诉记者,藏药的采集、炮制、制作要严格遵守一定的仪规,藏族人相信念经加持会提升药物疗效,这也是外界认为藏药“神秘”处之一。

    实际上,古老藏药并不排斥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撑。在塔尔寺藏医院,藏医药的研制需要经过烘干、筛选、净化制水间、晾干室、检验室、丸剂包装室、混合室、粉碎室等多套程序,许多机器都是最新定制。

    该医院的标识牌上,挂着显著的藏、汉、蒙、维四种文字。在门诊部排队取药的人群中,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济宁区66岁的贺大爷就是慕名寻诊者之一。

    “我胃不好,听老家有人来看过几次就来了,看了一周时间效果挺好的。”贺大爷说,他和三位亲戚朋友花了两天时间搭火车、转汽车,穿越2000多公里,亲身体会藏医药的神奇。

    院长丹贝君尼告诉记者,由于藏医药对于一些高原病和慢性病有独特的疗效。每年都有数以万计这样千里迢迢来就医的外地患者,甚至还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外患者。

    藏医学与中医学、古印度医学、古阿拉伯医学并称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但许多前来采访的海外华文媒体记者表示,这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很多西方人都是经由中医认识并热爱中华文化。目前西方民众对西藏的了解很多只停留在神秘的层面,推广发扬藏医学,能够更好地还原一个真正的藏区面貌。” 葡萄牙华人PT网站《葡新报》站长马丽梅说,她在塔尔寺藏医院一口气买了七十味珍珠丸等好几种心血管和降血压的药品。

    藏医药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目前已正式上报文化部。但记者们在采访中了解到,藏医申遗之路中,面对海外推广仍有大量“答疑解惑”的工作。

    一些人选择“海外出击”,塔尔寺藏医院前任院长贡却坚赞就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开讲藏医学经典作品《四部医典》中的“根本医典”。

    “藏医药全球化,首先要解决标准化的问题。”青海久美藏药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久美彭措说,藏医药是人类共同的财产,思想一定要开放。

    在扎西看来,藏医药既要使自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大,也不能为了屈从国际通行的药品生产规范GMP认证,而丢掉自己的本来特色。他呼吁,用全世界力量把重金属入药等关键“敏感”问题解释清楚。

    “我们藏医界的前辈宇陀·萨玛元丹贡布曾经说过,愿比天空还要博大精深的医方明,利益于普天下所有的众生。”扎西说,这也是我的愿景,能传承藏医药、发扬藏医药,让它服务于天下民众。

    “海内外华文媒体青海藏区行”18日在青海启动,活动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葡萄牙、菲律宾、法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4家海内外华文媒体参加此次活动。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 西藏文化网 | 西藏人权网 | 浙江统促会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